黛玉装作没看见,准备过去跟宝钗打招呼,宝钗却微笑着先一步迎上来,按着规矩福礼,而后盯着黛玉手上的纱布:“听说你受伤了,现在如何了?”
“没事的,不怎么疼了。”黛玉也打量着宝钗,松了一口气,“宝姐姐你也好好的。”
宝钗笑笑,半是玩笑半是询问:“县主姑娘,可愿与我一同进去?”
——宝姐姐这意思,应该是有话要跟她说。
黛玉点了点头,拉着宝钗一起进了轿子,都是小姑娘,两个人一起也不见得能沉多少。
宝钗斜着坐了,保证让出足够的位子,等轿帘完全落下,才轻叹一声,真切道:“虽然这已经与你没什么关系了,不过,还是让你知道为好。”
黛玉明了,心里一突:“是外祖母家那边的事儿?”
“是。”宝钗叹息,声音很轻,“你也知道,王家抄了,琏二哥那边,已经……出妇。”
出妇,就是休妻之意。没有人能想到,王熙凤那“一从而令三人木”的结局,会在这个错乱的时间里演绎。
“琏二哥准备抬宁国府奶奶的继妹进府,已经下聘了。”
黛玉沉默,她如何不知那位“继妹”是谁?尤二姑娘,终究做到了正妻之位,对比前世的吞金而亡……不觉得有什么幸运可言。荣伯府那般境地,凤姐姐都只能强撑着,换了小白兔似的尤二姑娘,简直……不敢去想。
“宝姐姐,那二舅母那边……还有……”姓王的女人,可不止一个凤姐姐;宝姐姐的亲娘,叫做“薛王氏”。
“姨夫姨母都那般年纪了,结发的夫妻,这时候出妇,可没有什么好名声。姨夫只是让姨母搬去庄子上住。”曾经差点害的自己万劫不复的荣伯府里呼风唤雨的掌事媳妇,一朝落得被撵出府的境地,宝钗却没有什么扬眉吐气之感,依旧淡淡的,“我娘没事。朝廷封赏了我,怎么又回去为难我娘。”
“还有一事,宁国府将四姑娘接回去了,二姑娘和三姑娘也跟着去‘寄住’。本来二姑娘都许了孙家的将军,却又忽然退了亲。”宝钗眸色淡然,若有所指,“宁国府有了名正言顺的国公,可|荣伯府还是‘伯府’。”
惜春妹妹是宁国府的嫡长女,养在荣伯府里本来就不叫个规矩。黛玉也轻叹一声,心里计较:听宝姐姐话外之音,荣伯府这“靠山”换的也太快了,先是恬不知耻地攀着王家,王家一倒,又忙不迭地撇清关系,转身靠着自家的国公爷贾敬过活。
只是,宁国公贾敬是毫无疑问的太上皇党,元春姐姐还在做着皇上的妃子,还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闺阁少女,本该是澄澈清白的,可她们的命运牵扯了太多。朝廷、家族、还有彼此的心意。
又想起湘云,黛玉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云妹妹的病还没好,卫若兰也躺着,那毒阴得很,只能慢慢养着,虽说能治好,但会留下病根儿,可能再也无法上马杀敌。这对于现在的史侯府,简直是漏船偏遇迎头风。
——弄月的准驸马崔应明当然也还在养病,不过弄月自己丝毫不介意,黛玉也不好去说什么。
轿子悠悠然然走着,很快便到了御书房,黛玉与宝钗不再说话,规规矩矩地跟着太监进去谢恩,又各自领了赏,尽是些首饰、玩意之类,因为县主比郡君高一个品级,黛玉比宝钗多了一串红麝香珠和两团香扇。
前世今生相比,颇有些感慨滋味。可也没时间多想多说,刚刚出了御书房,命中注定的“劫数”又凑了上来,趾高气昂的弄月公主殿下指点江山:“黛玉,跟本宫去沁芳苑,本宫好久没欺负你了,手痒得很。”
“公主您……”您还吊着胳膊呢,只剩一只爪子,还偏要过欺负人的干瘾?这么多人看着,吃吃笑着,黛玉真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下去,脸儿红得通透。
宝钗掩着唇儿,“噗嗤”一笑,却乖乖让开了身子,准备识时务地退下。
没想到,弄月飞了给眼神儿给她,点着下巴:“薛家那个,你也别走,本宫也有赏给你——虽然本宫不怎么喜欢你,不过,你敢拉着王子胜一起去死,这点,正合本宫的胃口。”
宝钗接过宫女奉上的赏赐的盒子,哭笑不得,悄悄看向黛玉:公主一向都这么说话?
黛玉会以一个安慰的无奈小眼神儿:公主就是个猫儿性子,习惯就好。
“别眉目传情啊!”弄月撇撇嘴,又吩咐,“薛家的,贤妃想见你,看在她‘卧病在床’的份儿上,你去看看罢。”不等黛玉反应过来,牵了就走,“你过来,给本宫玩儿。”
宝钗看着黛玉被公主“挟持”离开,满眼复杂,良久,才轻轻一叹,看向宫女:“麻烦带我去拜望贤妃娘娘。”
却说黛玉被弄月拖进了沁芳苑,看着弄月撵走了侍从,又看着……云涯从屏风后面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