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柴绍
15.长孙顺德
16.张亮
17.侯君集
18.张公瑾
19.程知节
20.虞世南
21.刘政会
22.唐俭
23.李勣
24.秦琼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是根据参加革命的早晚,还有战功做出决定的。
另外,是否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参与的程度多少,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数。譬如李勣,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没参加。至于排名正好在侯君集上头的张亮,因为曾经为秦王李世民玩命,在地方上招收猛士,被李元吉揭发,曾经受过虐,死活不肯把李世民交代出来,所以李世民很感激他。
张亮明察秋毫,属下没有敢渎职的,在朝廷里头名声很好。
可吏部尚书侯君集让他走,他就得走,李世民不能多管。
【太子谋反】
侯君集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知道自己谋反没人拥护,但李承乾不一样。侯君集的女婿,名叫贺兰楚石,是东宫的千牛。
所以,李承乾很快便和侯君集有了沟通的可能。太子爷正愁没有能人拥护,侯君集一来,立刻摆席宴请。两人谈得越来越深入,末了,李承乾战战兢兢地问:
“侯公能帮上忙吗?”
侯君集喝得兴起,伸出布满老趼的手,亮给李承乾看:
“这双好手,就是让殿下用的。(此好手,当为用之。)”
见李承乾做痴呆状望着自己,侯君集吓唬道:“皇上喜欢的可是魏王,殿下应该早做准备,否则等你被贬成了庶人,什么都晚了。”
怕李承乾不够觉醒,侯君集详细地解释了一下这个“庶人”和“太子”的区别,把庶人说得跟犯人似的。
被人这么一吓,李承乾决心加快行动的步伐,加紧收买人心。他首先搞定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他是李世民的传讯人。
接着,李渊的第七个儿子,汉王李元昌也成了李承乾的拥护者。此人跟大家有过一面之缘,就是当初扮突厥人的时候,和李承乾对峙的那个家伙。
李元昌是艺术家,智商不高,但情商不低,他支持李承乾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想要美女。他说:“我觉得皇上身边那个穿粉红色衣裙的美人不错,会弹琵琶,真是让人心痒,事成之后,可否赐我?”
李承乾被叔叔李元昌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头,竟然还有叔叔这般为了爱情帮我造反的人,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许了,许了!”
感动完,开始行动。
李承乾把李元昌拉到一边,发誓要和李元昌歃血为盟,结拜兄弟什么的就免了吧,虽然是同一年出生的。由此看来,李承乾并不完全昏庸,还知道决不能和旁边的李元昌义结金兰,称兄道弟。艺术家的鲜血和太子爷的鲜血开始混合了,二人拿起绢帛将胳膊上的血擦拭干净,然后将绢帛焚烧成灰。
灰烬入酒,二人对饮,指天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