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刘光齐在想着这个月能赚几个钱。
当了低级翻译员,以刘光齐的翻译速度,一个月翻译几万字还是可以的。
至于薪酬就不好说了,翻译员等级,翻译的字数,以及所翻译文字的重要性,还有正确率,工龄,这些都关系到薪酬。
翻译普通的外文杂志报刊等级低,若是重要文学,等级也就比较高了。
至于重要文件,更不用多说了。
在第一图书馆翻译了几千字的俄文报纸,刘光齐还不知道能有多少钱。
再加上1万多字的英文杂志,加起来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几十万元应该有吧!加上我目前的存款,再借一些,买辆自行车也差不多了。”
想着想着,就开始想买什么自行车好了。
不过,这年代的自行车也没几个牌子。
走一段路就跑步,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学校。
……
轧钢厂,锻工车间,上百个工人正热火朝天。
刘海中也是挥汗如雨。
厂里几千工人,锻工就几百人,而刘海中可说是骨干。
偌大的车间,锻工技术比刘海中好的没几个。
随着一大块被加热的铁坯从火炉内运出,几个锻工就围着锤打。
这年头锻工也被称为‘打铁的’,外行人以为简单,只要有力气,能抡大锤就可以,这是错误的。
就说刘海中,他能把粗铁打成绣花针,这就不只是有力气,对技术的要求可不低。
“刘工,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和刘海中一起抡大锤的工人好奇地问。
熟悉刘海中的人都能看出,今天的刘海中心情好。
工友一问,刘海中就说起了刘光齐。
厂里的生产工人每天都很累,工作时也就喜欢聊个天。
若是家里孩子有出息,也就炫耀一下。
刘海中也不是第一次在厂里炫耀了,以往,刘光齐在学校得个奖状,或是考个满分,刘海中来厂里也会炫耀一下。
随着刘海中一炫耀,和他一起抡大锤的工人不淡定了。
“你家老大还上初中吧!就当上翻译员了?还会2种外语?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快初中毕业了,应该能上中专。”刘海中笑着说。
接下来,车间里更多工人知道了。
不少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落在刘海中身上。
这也难怪,毕竟初中生就当上翻译员不说绝无仅有,也是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