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日子越来越好了,哪知道会遇到这么操蛋的事。
好多工人学生下班放学后家里人都要去接,就怕出什么事。
赵亭松担心林砚池,决定这段时间每天都来接他。
林砚池听得直皱眉,这段历史不管是从书上还是新闻里,他都没有了解得很深刻,现在自己身在其中,才发现很多事情比他了解的更残酷。
思考一阵,他的眉头慢慢展开,话锋一转,问赵亭松:“建厂的地方你看好了吗?”
赵亭松道:“这几天我带着邱阳到处转了转,目前就中意房山县那边。”
赵亭松说的房山县就是以后的房山区,那边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工业园,不过现在还没开发,人口也不多,地都荒着也怪可惜的。
林砚池道:“既然看中了,那你明天就去土地局那边问问。”
赵亭松心里有点烦:“我今天去打听,要是想买那边的地建厂房,少说也得十万左右。”
这还不算买机器的钱。
他们俩手上满打满算只有两万多,按照厂子去年的营业额来看,十万块也得攒几年。
这个数字在林砚池的意料之内,城里建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场地问题就是一个大的拦路虎,这事要是解决不了,一切都白搭。
林砚池从赵亭松话里听出了几分急躁,往他胸膛上靠了靠。
“厂房的事本来是真的难办,但你运气好,遇到贵人了。”
“贵人?”赵亭松不解:“什么贵人?”
林砚池笑了笑,有点骄傲:“我就是你的贵人。”
赵亭松太了解他了,一听这话便激动道:“你有主意了?”
林砚池道:“本来是没有的,不过听你说了那么多,也差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80章
在路上赵亭松没有细问,回到家却迫不及待的开口:“你有什么主意?”
林砚池好好欣赏了一番他脸上的焦急,才慢腾腾地开口。
“你去把最近的报纸拿过来我先看看。”
赵亭松不会对他的要求有任何的质疑,林砚池说要看报,他就立马把报纸拿了过来。
七八十年代新闻的传播方式,除了广播就是报纸,想要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只能从这两方面入手。
林砚池拿着一叠报纸翻来覆去,终于从前两天的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加粗的标题——“尽快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严重处罚危害群众生活的不法分子”。
这是去年新上任的市长陆宜年前两天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在会上,他对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提出了要求,目前改革刚起步,他们应该借着这次东风,顺利解决城里待业人士的就业问题。
林砚池指着这些内容问赵亭松:“你看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