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赵亭松是真的急,在办公室听林砚池说了这么多,把他们的产品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他反倒有自信了。
做做梦吧,万一政府真的愿意扶持他们一把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81章
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但现在除了等,赵亭松也没别的办法。
陆学林见他和林砚池整日愁眉不展,也安慰过他们两回。
“你们这事我找人打听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别太担心。”
林砚池本来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听了他的话,变成百分之七十了。
陆学林不会无的放矢,他有路子,说的话还是很可靠的。
等了半个月后,上头终于有消息了。
这回找他们的不是市政府,土地局那边直接跟他们联系的。
林砚池心里怦怦跳个不停,他有预感,这事的成功率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了。
不然政府那边不会再浪费时间安排人见他们。
他猜得没错,上回他跟赵亭松从市政府回来后,陆宜年就组织手底下的干部开了会。
最开始的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连续几天各部门的意见都没统一。
还是陆宜年力排众议,把这件事拍了板。
自古改革多失败,想要大家改变自己的观念,确实需要有人出来做表率。
目前看来,林岗村蚊香厂来当这个表率是最合适的。
他们资金周转遇到问题,政府愿意给他们扶持,当然,所谓的扶持也不是说免费把地给他们。
政府这边给了他们三年的时间,最开始这三年,政府的地可以免费给他们使用,但三年后,他们要想继续干,就得把买地的钱补上,不然政府这边随时有权利把地收回。
赵亭松也不是真的想要免费批地,政府愿意给他三年的时间发展,他已经很感激了。
林砚池也是这样的想法,他想做的就是为厂子争取一点时间。
房山县比起其他郊区,离市中心算是比较近的,交通便利,马路也是早就修好的,越早拿下这块地他们就越赚,只要厂子能建起来,他相信,三年之内他们一定能挣到十万块。
土地局这边批了地后,赵亭松就开始在各个部门跑手续,等手续齐全,他就去联系施工队建厂房。
徐东知道他要在北城开厂,自己手上的活也不干了,整天就跟着赵亭松一起跑,他是土生土长的北城人,对这片地比较熟,施工队的人还是他帮忙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