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朱允炆,朱英都能想到他跟吕氏去了占城之后,会是怎样的情况。
其军政大权,估计会被吕氏掌控着。
这也是个好事,比起朱允炆来,吕氏的性格和心思其实更为适合。
一个垂帘听政怕是免不了的。
朱允炆回到东宫之后,立即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吕氏。
吕氏初听还有些担忧,毕竟士兵们吃着大明的饷,很难说完全的听从自己。
转头一想,就发现自己多虑了。
别说是五万兵了,哪怕十万,二十万,难道就能跟大明对抗吗,别说是占城这么个地方,就算是周边数个小国加起来,也完全不够大明打的。
这是太孙真的在为允炆考虑。
五万兵的开支,对于大明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可对于吕氏朱允炆来说,根本无法负担得起。
“过几天点兵之后,我们就要出发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你多多去陪陪你大兄,还有陛下那边。”
说到这里,吕氏微微一顿,道:“陛下年纪也大了,我们这去占城下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
朱允炆闻言,心下一震。
他明白了娘亲的意思。
可能下次再回到京师的时候,皇爷爷或许已然不在。
朱允炆重重点头:“娘,我明白了。”
对于皇爷爷,朱允炆心里头曾经有过些许埋怨,埋怨从前那般喜爱自己,却在大兄回来之后,好似完全换了一个人。
所有的爱都给了大兄,一分一毫都没有给自己留下。
平日里没有说什么,可这心里,其实一直有一道间隙存在。
今日听到娘亲这话,这间隙刹那间就全部消失了。,!
姚广孝等于已经掌控了大半的高丽文武,李成桂现在是于姚广孝的逼迫下苟延残喘,很难有还手之力。
或者唯一的期待就是姚广孝年纪大了,自己还算是中年,熬都能熬死他。
北元那头就更加不用说了。
在北元雇佣协会成立之后,大明和北元开始建交,加上大量的草原骑兵受雇佣于大明商队,在西域和吐蕃捞取财富。
现在算得上是比较和平的年代。
北元皇帝额勒伯克也是个闲不下来的主,在没有了大明这头的掣肘后,秣马厉兵就朝着瓦剌部,东察合台汗国开始进军。
强行一对二干仗。
别说,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北元也是连连得胜,这让先前一直在后头捞取便宜的瓦剌,东察合台汗国叫苦不迭。
对于大明来说,也就只剩下南洋地区。
南洋地区可不只有安南,占城。
往前数数,可还是有二三十个国家呢。
热带丛林地区,虽说是瘴气横生,可同时也意味着物产丰富,尤其是在水稻的种植上,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这可是大量的粮食。
“五万兵?大兄这是真的吗?”
朱允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大兄朱英,嘴巴下意识的张大,语气里是浓浓的惊喜。
安南平定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也是到了朱允炆就藩占城的时候。
按照原本的惯例,像是朱允炆这样就藩海外的藩王,可以带三万兵护卫。
今日来到坤宁宫跟大兄请安,也是想问问关于领兵的事情,没想到大兄一开口就是五万兵。
朱英笑了笑道:“自然就是五万兵,考虑到你那边可能经济状态不是很好,这五万兵的军费,到时候我会挂在大明水师的军费里,你那边也能少掉不少负担。”
“不够平日里的吃食这些,你可不能克扣将士们,还得是多发一些奖励什么的,这般才能是更好的掌控军队,可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