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早年一些关系,自家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当然不想让其跟着出去冒险。
这海上的钱是来得快,可风险也大,真要出了什么变故,可就不好说了。
这本也无可厚非,虽然青年心里头有想法,但也没跟老爹对着干。
可就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原本村里头有些贫穷落魄的大伯家,因为次子的回归,一下子给翻了身。
那是因为早期出去自己找活计,毕竟家里头的家产基本上都是长子继承,次子们得自力更生才行。
现在回来不仅造了大房子,还给祖祠都修缮了一遍,豪掷百贯宝钞,这在往日贫穷的村子里,可是了不得大事。
据说祖祠都要把大伯次子的名字刻在祖宗牌坊上,真叫一个扬眉吐气,也惹来了许多人的羡慕。
“爹,我知道咱家就我这么一根独苗,为了好生养我,爹你这么多年也未再娶。”
“我已经是找了东边的媒婆,明日就给你上门说亲。”
“爹你今年才四十有五,再生一个儿子完全来得及,这身边没人陪伴也不行。”
青年眼神很是认真的说道。
在这一点上,老爹的面色一下子就变得多了几分羞红。
他已经有十几年没婆娘了,现在儿子竟然反着过来给自己说亲。
“要你多管闲事。”老爹呵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色厉内荏的味道。
青年哈哈笑着:“爹你就放心吧,姨娘我已经是见过了,你肯定会满意的。”
父子俩之间发生的事情,只是偌大的大明一个小小缩影。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正在大明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这跟朱英在京师邸报里不断传播的潜移默化有着很大关系。
大明需要人口,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新生儿,外来人口只是暂时的解决燃眉之急,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发展海外,首先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移民,引导大明百姓多跑海外,才能不断扩张大明的影响力。
人口的因素,向来是最为重要的。
当一个地区有了大量汉人存在,那么这个地区自然也就会慢慢的演变成大明的属地。
比如安南,占城。
现在这两个国家,就好像是如今的云南一样,正有着大量汉人的不断涌入。
尤其是丰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着汉人的定局,使得目前两国的汉人数目,正在飞速的上涨之中。,!
舒心了。
至少不会说出现历史上,那种储君一直想要当皇帝的想法,和皇帝本身出现尖锐的矛盾。
“真是咱的好大孙。”
朱元章非常的开心,这种和睦的气氛让他极为舒适。
只是心里头总是感叹自己这个大孙什么都好,就是备懒了一点。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都已经把权力都给大孙了,可大孙就是想推开,朱元章也有着一丝无奈。
“我可要爷爷一直帮衬着呢。”
朱英笑着起身,两人谈了这么久了,他便走到老爷子的身后,帮着按捏一下肩膀,舒展筋骨。
虽说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刘和在做,但更让体现朱英的孝心,让老爷子开心。
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不管是爱情,友情,亲情。
朱元章对于朱英极度的宠溺,甚至于愿意改变自身先前的一些脾气。
这跟大孙自己从小带着有很大的关系,且对于朱元章来说,失去了大妹子和大儿子后,大孙是他最重视的人了。
朱英在感受到这样的慈爱之后,对于老爷子的反馈也非常及时,时刻都把老爷子摆在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