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南宋 岳飞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死不了”原本是王善帐下一个数一数二的选手、招牌式的人物,其战死对义军的士气影响很大。在宋军八百壮士的掩杀下,数万义军竟不战而自溃……

杜公美在接任东京留守一职后,秉承上意,对民间抗金武装采取了乱砍乱伐政策,致使曾经为捍卫河南开封而共同浴血奋战的政府军与义军之间的军民关系恶化,从“风雨同舟”发展成自相残杀,从并肩作战发展成相互死掐。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伤、溃散,宗泽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损失殆尽。所以《宋史》中评价:“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似不为过也。当时任杜充爱将的岳飞,也身不由己地加入到了这场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内战之中:

造成这场内战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排斥抗金武装:

南宋初年,对民间武装缺少“为我所用”的经验。因担心形成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对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且游离于政府军之外的军事势力,大多采取*、解散的手段,甚至不惜假敌人之手漠视其灭亡。

第二,南宋建立之初,军政混乱。为解异族大军压境的燃眉之急,鼓励同志们上进,政府不得不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将一部分官职与其所掌握的军队数量、地盘多少挂钩,甚至不惜实行承包制——建立“镇抚使”。这无疑刺激了掌握兵权的大臣、军队干部之间互相兼并、扩充实力。

杜充任东京留守后,试图以武力兼并部分民间武装,不能说是完全秉承赵构的圣意,也有扩大内需的需要,包含了一定的个人野心。

本人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作者题外话:本人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第1节  扬州惊梦(1)

(开场白)

对于南宋政权而言,赵构就好像现如今刮起金融海啸的某些华尔街的大老板们。虽然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坏蛋,但,不仅美国政府要救他们,全世界的人民都要去救他们。道理很简单,失去他们,大家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所以,他“复活”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涅槃重生……

扬 州 惊 梦

1128年7月,金军采取东西并进的策略,第二次大举进攻南宋政权。其中:

西线:以完颜娄室为主将,进攻陕西,牵制川陕方面的宋军;

东线:以完颜宗辅、完颜宗翰为主将,率领金军主力,追击坐镇扬州的宋高宗。

为了表示对东线的重视,金廷的领导班子还特意下达了“康王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的红头文件。

书中暗表,为何此次金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为江苏扬州,而非南京(今河南商丘)。原来,高宗赵构已经于1127年9月就下诏要“巡幸淮甸(长江与淮河只间)”,并于1127年10月将“行在”(皇帝的临时住地)从南京应天府(今天的河南商丘)迁到了江苏扬州。

位于运河入长江口的扬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是省会一级的大都市——淮东路首府。这座城市经历了隋唐时期最繁荣的阶段(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后,因战乱兵荒,其城市规模已经逊色不少。

宋高宗的小朝廷搬到此地后,将州城西北的原州衙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公务员小区”改作了行宫,原州府正衙更名为“崇政殿”,做为办公地点。而正衙后面的“郡圃花园”则改为后宫。至于其他的中央直属机关,就只能通过租赁民房来凑合了。

备注: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和汉中盆地一带。

赵构到了有“烟花三月”之称的扬州后,将政务大部交给了“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两人处理,自己则立即化身成了一个比较职业化的“温柔型选手”。

由于后宫女子数量几乎呈几何形增长(据说为了凑数,许多“大妈型”的已婚女子也加入到了“新人”的队伍),最后不得不将“郡圃花园”楼阁中的许多单间变成了“集体宿舍”,有的房间甚至还打起了地铺,以解“人满为患”之忧。

1127年12月,赵构正式任命黄潜善、汪伯彦为左、右相。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之情,不仅给这二位连涨两级工资,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工薪贵族”,而且还在“授衔仪式”上,当众发出了“潜善做左相、伯彦做右相,朕何患不济!”的感言。

备注:黄潜善、汪伯彦为南宋初年主和派的两个代表人物。自1127年8月18日“中兴第一相”李纲被罢免后,宋廷完全为主和派势力所控制。

1129年正月元宵后的一天,久不上朝的高宗在崇政殿召见汪、黄二相“应对”。

只见赵构身着一件淡黄绵袍,手持一柄月白折扇,歪着身子斜靠在用香木制成的御榻上。身后康履、冯益两个内侍叉手而立。大约是由于起早了,小赵不时用折扇轻轻拍着自己的嘴巴,似乎要将呼之欲出的哈欠打回去。

备注:康履、冯益都是高宗赵构的心腹宦官。

尤其是康履,早在康王赵构登基前就在康王府任“都监”;赵构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时担任“元帅府主管机宜文字”。两个人虽位置不高,但却狐假虎威,权力很大。其中冯益总是喜欢侮慢朝臣,即便汪、黄二相也惧其三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