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若一切真如先生所言,太子那头该不会坐以待毙罢?”
选择哪个部关系到将来的布局,八爷自然不敢遂决,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无甚把握,这便索性先行搁置到了一旁,沉吟着转开了话题。
“这个自然,奈何他越是挣扎,便越是失了帝心,不足为虑也,再者,他要妄动,也不会冲着我等而来,该烦恼的是三爷才对,八爷何须顾虑那么许多,坐观即可。”
陆纯彦对太子显然不看在眼中,寥寥几句便已点明了太子必败之结局。
“嗯,那好,就先看看也罢。”
八爷之所以提起太子的反击,本意也不过是转一转话题罢了,其实心里头还真不怎么在意太子的动向的,此际一听陆纯彦如此说法,自也不想再多谈此事,笑着起了身,算是结束了此番冗长的议事……
酉时将尽,天已是擦黑了,忙乎了一整天的三爷兴致却是高得很,这才一回府,也没去主院用膳,兴冲冲地便往内院书房行了去,其实也没啥正事,就是内心里的豪情高涨,打算写上几首诗,以为庆贺,只是刚从屏风处转了出来,脚步却是不由自主地为之一顿,不为别的,只因入眼便见弘晴与陈老夫子以及李敏铨都在书房里安静地坐着,显然等了有段时间了。
“孩儿见过父王!”
不等三爷回过神来,弘晴已是起了身,疾步抢到近前,恭谨万分地大礼参拜道。
“免了,免了,晴儿在此等阿玛,可是有事么?”
对于弘晴这个屡屡带给自己惊喜的儿子,三爷早已不敢将其视为等闲孩童,此际见弘晴早早等候在书房中,自是知晓必有要事无疑,自不敢轻忽了去,也不等落座,便即发问道。
“回父王的话,确有些手尾须得父王决断,只是父王尚未用膳,孩儿自不急,还请父王先用了膳再行计议也不迟。”
三爷一回府,便已有人前来禀明了弘晴,他自是知晓三爷此际尚未用膳,这便出言建议了一句道。
“无妨,便议边用也成,来人,且将膳食送书房来。”
三爷早习惯了弘晴的睿智与韬略,此际一听弘晴是真的有事要议,哪敢怠慢了去,这便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声,而后,疾步走到正中的大位上,一撩衣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
第116章 都在算计着(二)
不错,老爹总算有点雄主的样子了!
在弘晴看来,三爷是个极有才华之人,可就是性格上有缺陷,格局稍小了些,少了点一往无前的勇气,不过么,性格虽难改,气质却是可以培养的,这不,连番的胜利之后,三爷信心大涨,已算是有了争雄天下之气概,多少算是将其优柔寡断的缺陷给掩盖住了,而这,对于弘晴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当然了,欣喜归欣喜,弘晴可没胆子当面表扬三爷一把的,也就只是淡淡地一笑,走回了自个儿的位置上,一撩衣袍,也就此端坐了下来。
“晴儿有事尽管说来,阿玛自当为你做主。”
三爷今日个大出了把风头,肚子虽饿着,可精神却是无比之亢奋,极之难得地豪气大发了一回,挥手放话间,还真有股顾盼自雄之味道了的。
“父王明鉴,工部之事虽了,可后续手尾却多,孩儿本也不甚了了,经夫子与李先生提点之后,方知事态之严峻,具体如何,且请李先生详述为妥,还请父王恩准。”
自打陈老夫子来了之后,李敏铨的作用已是不显,加之如今弘晴自身的才干也已是锋芒毕露,该如何安排李敏铨其人就成了摆在弘晴面前的一个纠结之难题——倘若李敏铨完全就是个庸才,那倒也好办,就有若处理孟光祖等人一般,随手打发去地方上当官也就是了,问题是李敏铨还有那么点能力,算是半桶水以上罢,加之用着也顺手,就这么丢了到一边,又似乎可惜了些,末了,还是陈老夫子给出了个主意,弘晴这才有了旁的计较,这会儿三爷有问,弘晴自是乐得将李敏铨抬将出来,给其一个发光发热的大好机会。
“哦?子诚有甚看法且请直说,本王听着便是了。”
三爷对李敏铨可是依重得很,此际一听弘晴如此说法,自是不疑有它,也没去细想个中之蹊跷,当即便准了弘晴的提议。
“王爷,从今日朝议形势来看,陛下废黜太子之心已明,之所以不发者有二:一者是承续之人选未定,二者么,那便是忌惮老臣们之反弹,之所以免去熊赐履诸般职守者,不外由是,若李某料得不差,工部之案审明之际,便是张英等诸大学士一一致仕之时,所换上之人选,必定是陛下亲重之辈,王爷还须得早有准备才是。”
李敏铨旁的能力或许一般,可演戏的能耐却是极佳,一番话下来,说得个头头是道,颇显谋士应有之风范。
“哦?原来如此,本王知晓了。”
三爷今儿个光顾着兴奋,还真没注意到熊赐履骤然被免背后的蹊跷之所在,此际一听李敏铨如此说法,方才恍然大悟了过来。
“不仅如此,案结之日,也即是陛下赛马开始之时,众阿哥们必将各自管部,朝廷至此多事矣,王爷既与五爷、七爷相善,大可请二位爷一并入了礼部,结个善缘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