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名门小妻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这么想着,岳妈妈放心的坐了下去,还向旁边的玉儿投去威胁性的一瞥。清夕待岳妈妈坐下后,说:“妈妈,您先说说今儿这是怎么回事啊?”

“回姑娘的话;今儿个早上给姑娘备下了点心,没想老太爷留了饭,老奴就想着给收拾了,谁想这个不要脸的小蹄子竟把姑娘的点心都偷吃了。”岳妈妈愤愤地说,还狠狠地剜了玉儿一眼。

“姑娘,奴婢没有,是岳妈妈自己将点心拿走了,奴婢没有偷吃。”玉儿哽咽着,满脸气愤,扑通又跪了下去,“奴婢还看到岳妈妈将前日二太太送来给姑娘养身子的补品和大太太给的珠花和珍珠一并装了进去。”

清夕皱了皱眉,本来还纳闷只不过吃个点心,这岳婆子私底下还不知道偷吃了多少,怎么今日就闹了出来,心里明白这偷吃点心只是岳妈妈发作玉儿的名目,想借此机会让自己把这丫头撵了出去,以免将自己拿姑娘贵重东西的事情败露了,毕竟拿些主子们吃喝的东西及一些小玩意还可以,一些贵重的东西除非是主子赏了,否则就是偷窃,心里也不禁有些恼,这岳妈妈却是越来越过分了。

岳妈妈听了玉儿的话,立刻气愤的跳脚:“你个嘴上没把门的,这话也能乱说,我是替姑娘收起来了,怕姑娘丢了这贵重东西······”,下面的话在清夕的注目下却讪讪的说不下去了,总觉得姑娘的眼神太过清亮,好像知道一切似的,岳妈妈心里嘀咕,才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知道一切。

心巧示意梦琴上前将玉儿扶了起来,“玉儿,有什么事情自有姑娘做主,不用这么慌张。”

清夕看了看梦灵,说:“梦灵,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梦灵看了看岳妈妈,又瞅了瞅玉儿,脸上闪过一丝为难,说:“姑娘,奴婢当时没在屋子里,所以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清夕又看了看屋里的其他人,见所有人都低着头,看着地上,好像地上有金子捡一样,心里越发气恼,想来是这岳妈妈在院子里作威作福惯了,没有人敢当面指证她,那玉儿想必也是无辜的,看来这岳妈妈不得不收拾了,自己以后的路还很长,断不能留这么个奶娘在身边作威作福,又不能真正为自己着想,清夕心里有了一丝计较,问到:“玉儿,你是三等丫鬟,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屋子伺候,你怎么会出现我屋子里。”

“回姑娘话,奴婢本是负责屋子洒扫的,昨个心巧姐姐说让奴婢把西次间好好规置,说姑娘让摆个书架,奴婢进去的时候就看到岳妈妈在往兜里装点心和东西。”

岳妈妈突然挑起来,给了玉儿一巴掌,:“我打你个小蹄子,你还胡说。”

“住手”清夕站起来,真的愤怒了,“心巧,把岳妈妈拉开”

心巧、梦灵等丫鬟们赶紧上前,将岳妈妈和玉儿拉开,清夕走到岳妈妈身边,冷冷的道:“妈妈,念着您毕竟带大了清夕,清夕一向尊重您,妈妈在这院子里也一向受尊重,按说妈妈应该就是这院子里丫鬟们的榜样,夕儿也希望妈妈能帮着打理这一院子里的事情,现在看来,您太让夕儿失望了。”

清夕并没有直接说谁对谁错,只是用一双冷冷的眼睛看着岳妈妈,那种眼神竟让岳妈妈出了一身冷汗,原以为姑娘是个软弱的,又不爱理事,以前自己也经常欺负院子里的丫鬟,姑娘也从不说什么,这次病好后就感觉姑娘好像变了,具体哪儿变了岳妈妈也说不上来,就是有时候看着姑娘那双清澈的眼睛,心里就发虚。

“岳妈妈,请恕心巧说话不周,姑娘一向敬重您,您今天这事做的真是不该,如有什么事,姑娘也自会给您做主,您这样打打骂骂成何体统。”心巧上前一步拉着岳妈妈劝道。

“玉儿,你先下去吧,岳妈妈毕竟是我的奶娘,你不该和她争吵,看在初犯的份上,罚你半月月钱,你可服气?”其实清夕并不愿意做出惩罚,但不管怎样,这么多人看着,如果不罚自己以后在院子里如何立威,丫鬟们又怎么会忠于自己。

“至于岳妈妈么,这点心就赏给岳妈妈了,至于那些补品嘛,我现在身体也好了用不到了,您拿去补补身子吧,这朱花和珍珠却是前儿母亲赏的,倒谢谢妈妈替我收起来了,回头给了心巧让她收拾起来吧,”清夕淡淡的说,在看到岳妈妈一脸惊喜后,又丢出一句:“岳妈妈毕竟年纪也大了,这么让您一直伺候着我,我心里总是不安,夕儿会禀明母亲,提前让岳妈妈回家养老吧”

岳妈妈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没想到姑娘会这么处置,刚才自己闹的时候想着依姑娘以前的性子,自然不愿意管这些个事情,多半是让心巧看着处理了,心巧自然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了,现在竟然要把自己赶出去,这么想着,岳妈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拍着大腿喊道:“天哪,老太太啊,您看看啊,当年您吩咐老身一定要好好养大姑娘,现在姑娘大了,用不到老身了,要赶老身出去了。”

第六章 处置

原来这府里少爷姑娘们的奶娘,大都是老太太一手挑选的,尤其是沈清夕的奶娘,老太太更是慎之又慎,无奈这些个奶娘大部分是府里的世代奴仆,奴仆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又仗着自己奶大了小主子们,在院子里难免有些嚣张,主子们也多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丫鬟小厮们则都敢怒不敢言。

沈清夕其实并不是在气头上说出这话的,她一直寻思着改善沈府经济状况的方法,她这些天了解到鸿朝皇帝对像卫国候府这样的勋贵世家的政策是“敬”而远之,因此大多数勋贵世家都是只有勋贵的头衔而无太多的实权,很多世家子弟甚至不在朝中当差。但这些世家中间也都养成了一种默契,大部分世家都是安安稳稳的守着世家勋贵的头衔,约束好自家子弟,期望着自家的子弟能争口气,重振家族风采。

但大多数世家都是家族庞大,像沈家这样到了老太爷这一辈只有他一个嫡系的人还真是少见,当然这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