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夕暗自沉思的时候,皇后的眼中已是一片平静,平静到有些淡漠,然后拢在袖中的手却有些微微颤抖,说出口的声音却有几分的冷意,琳嫔和兰嫔起来吧,淑妃何错之有,你帮本宫协理六宫,本宫倒要谢谢你了。
淑妃顺着皇后的话也就直起了身子,对皇后话中的冷意不以为意,本来在她的心目中对皇后就没有多少敬畏,面前这个女人除了皇后的名分之外什么都比不上自己了,自己有皇上的宠爱,膝下的二皇子远比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得皇上喜爱,就是比起娘家来,自己娘家父亲目前是外放的四品知州,总是有实权的,总比空有名头的许家来得好。
沈清夕却心中一动,按说皇后已经对后宫的嫔妃争宠心态看的比较平淡了,为何突然对淑妃说话这样阴阳怪气,应该不是因为淑妃的协理六宫之权,莫非和萧昱中毒的事情有关?
臣妾哪里敢当娘娘的感谢,臣妾才能微薄,不过是不敢违抗皇上的旨意才尽心尽力,以免辜负了皇上的厚爱。淑妃眼波流转,言下之意,她是受皇上旨意协理六宫,不需要皇后的感谢,淑妃烟波流转,看向旁边的沈清夕。
沈清夕上前行礼,道:拜见淑妃娘娘,琳嫔娘娘,兰嫔娘娘。
淑妃翘起手指抚摸着尾指上的琉璃护甲,故作漫不经心地道:呦,这不是巧夕县主吗?怎么?陪皇后娘娘逛御花园啊。语气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嘲弄,她可是记得当初皇上对沈清夕的重视之意,差一点眼前的人就进了后宫了,想到此处,心中忍不住有些愤恨。
这位淑妃娘娘还真是和以前一样刻薄小性,不怕得罪所有的人,自己还真是有些高估她了,端看不让自己起身就知道她没有长进多少,沈清夕平静的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答道:臣妾进宫是奉太后旨意为太后娘娘诊脉,其他书友正在看:。
淑妃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当然知道沈清夕进宫给太后诊脉的事情,今儿一大早惠妃就将此事告知了她,要不然她才不会带上琳嫔和兰嫔在这御花园里转悠呢,既然诊完了脉,就尽快出宫吧,要知道外命妇是不允许在宫中滞留太久的。
这意思是阻止自己见皇后了吗?沈清夕有些诧异,看来淑妃还是颇有几分心机的,是自己太大意了。
皇后眼中弥漫上几许怒气,这是不允许自己有机会和沈清夕接触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巧夕县主起来吧,淑妃熟读宫规自然知道应该尊上礼下,你有行礼拜见的心就够了,至于出宫么,如果不是巧遇淑妃你,我想巧夕县主现在应该已经在宫外了吧。
拿宫规要求别人,端看一直不让沈清夕起身的做派就说明你淑妃自己首先就不合格,还有脸要求别人,再暗示如果不是淑妃这么啰嗦,沈清夕早就出宫的事情,人家滞留宫中全是因为淑妃你的故意阻拦,跟别人可没有关系。
这招连消带打让淑妃的脸色顿时一沉,同时心中也有些诧异,皇后什么时候性格有些转变了?她不是这几年都不怎么理后宫的事务了吗?一般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发言,今儿怎么这样积极的帮助沈清夕,莫非真的像惠妃猜测那样,皇后需要借助于沈清夕的力量?或者二人结成了什么联盟?
淑妃沉思的功夫,皇后已经抬头挺胸继续往前走了,并不理会眉头微蹙的淑妃和后面一直保持沉默的琳嫔和兰嫔。
沈清夕顺着皇后的话起了身,跟在皇后娘娘的身后继续前行,心中思考着眼前这情形是要借口留下还是先出宫去,如果先出了宫,只怕近日还要再进来。
犹豫之间,已经和淑妃、琳嫔、兰嫔三人擦肩而过,沈清夕眼角突然瞥见三人背后的一个宫女脚稍稍往外伸出了些,眼看就要到自己的裙边了,电光火石间,沈清夕心思一动,顺势就绊住了那只伸过来的脚,并暗中有力绊住了那只脚,另外一只脚微微一勾,只听哎呀一声,一位身穿碧青色宫女服饰的人倒在了人群之外,而沈清夕则也哎哟一声,重重倒在了那个宫女的身上。
场面瞬间有些混乱,周嬷嬷和春草快步上前去扶沈清夕,沈清夕则给了周嬷嬷一个暗示的眼神,眼神撇向自己的裙摆下方,周嬷嬷眨了眨眼,暗暗点了点头,沈清夕这才抬头看了皇后一眼。
哎呦,脚疼。周嬷嬷刚扶起沈清夕,只听沈清夕嘶了一声,倒吸一口冷气,噗通又坐了回去,可怜她身下的宫女,本来在其他人的扶持之下都要起来了,偏沈清夕一倒回去,她又被压了回去,顿时疼的她龇牙咧嘴的直喊疼。
皇后看到沈清夕的眼神后,眉头紧皱在一起,冷冷喝道:放肆,这宫里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这是谁的宫女?
娇小玲珑、楚楚动人的那位立刻跪了下来,略带了几分惊慌:禀娘娘,是臣妾宫中的宫女,臣妾教导无方,请娘娘恕罪。
是琳嫔啊,你也是昌平伯夫人亲自教养的姑娘,怎么会连身边的宫女都教导不好?皇后淡淡的撇了琳嫔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语气中却暗指昌平伯家教不严。
这是要牵扯到自己娘家了?琳嫔有些惊慌,咬牙辩解道:臣妾进宫时日尚短,对宫女的教导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这些日子皇上………
琳嫔不懂得教导,淑妃你协理六宫,难道也不知道教导吗?皇后强硬的喝道,将琳嫔未说口的话噎了回去。
ps:
本文不是宫斗文,宫斗就在这几章了,很快还是要转回去的。l*_*l
第171章 热闹
琳嫔本来想暗示皇后近段日子皇上频频临幸自己,自己才会疏忽对宫女的照顾,这样皇后顾忌皇上对自己的宠爱必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却没想到皇后根本不给自己说话的机会,直接将矛头转向了淑妃,她想了想,也就将自己没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淑妃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敢情在这儿等着自己呢,她微微抬手理了理鬓角,笑道:皇后娘娘的意思是臣妾的罪过了?哎,臣妾当初就跟皇上说臣妾才能浅薄,无法协理六宫,恐怕要辜负皇上的美意了,可皇上执意相信臣妾,臣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果然,这才一个月不到,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臣妾辜负了皇上的美意啊,好看的:!
淑妃话中虽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错,但却暗指自己协理六宫才一个月,说到教导宫女疏忽和自己关系并不大,而且自己是奉皇上旨意协理六宫,就算是错了也要有皇上治罪,你一个不受宠又没有实权的皇后能耐我何?
这话简直是**裸的挑衅了,皇后气的有些发抖,恨不得上前给淑妃一巴掌。
却说沈清夕早已在周嬷嬷的合力搀扶下站了起来,身下被压的宫女听见皇后和淑妃的话,也不敢再叫疼了,吓的浑身发抖的跪在地上,皇后娘娘饶命,淑妃娘娘饶命!
沈清夕见皇后气的脸色发白,知道是气的有些糊涂了,于是提醒皇后道:多谢皇后娘娘垂爱,臣妾只是扭伤了脚,想来没有大碍,只是恐怕近日内都不能再进宫为太后诊脉了。
皇后眼神一闪,脸上的怒容收敛了几分,反而有些隐隐的笑意。淑妃有没有疏于教导的职责本宫说了不算,可巧夕县主是太后下旨进宫为她老人家诊脉的,淑妃,你说如果太后知道巧夕县主被一个不懂规矩的宫女弄的脚受了伤,太后会怎么想?如果皇上知道巧夕县主进宫为太后诊脉,回去的时候却受了伤,近日内无法再为太后诊脉,若因此耽误了太后的身体,你说皇上会怎么想?若是大臣们知道外命妇进宫连宫女都敢冒犯,大臣们又该如何想呢?
沈清夕有些好笑。皇后果然是皇后,褪去了哀伤和颓废的外衣,流露出的机敏和威风令人眼前一亮。这世间的事情,只要找到合理的切入点,理由站的住脚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就像此刻,皇后说的理由冠冕堂皇。上升的高度又够,即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