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刘的狂攻猛打之下,在丹青生的周围,隐隐有城墙似的光华闪现。虽然亦真亦幻,似有似无,但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你何时祭出的防御诗词?!”老刘停下攻击,跳出圈外,看着弯刀上的缺口,眼中惊疑不定。
“就在刚刚,你看到的。”丹青生笑着指了指头顶。
丹青生已然写完两句诗词,在空中莹莹生辉。周身的防御,便是那两句诗词散落的余晖形成。
可是任凭老刘怎么看,都看不出那是两句词。
“难道是草书?”老刘努力辨认。
文人为了缩短战词书写时间,常以草书祭写战词。可并不是所有的草书,都能书写成功。至少要自成一派,有迹可循。为了节约时间,刻意简化笔法,断不会被天道认可。
丹青生书写的两句词,简直就像一条线扭曲下来。这样的书法,会被天道认可?
“是草书没错,但有些不同。”丹青生再次提笔:“在下用之书法,乃是一位义兄所创,外人难以品得其中三味。”
丹青生口中的义兄,乃是梅庄四友的老三秃笔翁。
秃笔翁将书法融入招式,要便是流畅,线条笔法都极为精简,外人看上去与涂鸦无异。若非丹青生与秃笔翁朝夕相处,常有切磋,也难领会其书法的奥妙。
老刘脸色变幻:“你用的,到底是何诗句?”
书法就算说的通,可这诗句依然有些不对劲。
能用作战词的诗句不多,老刘久经沙场,自问都有所了解。可是丹青生这诗词呈现的效果,却让他有着陌生感。
丹青生又是一笑,手中朱笔似乎在丹书铁劵上扫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随着丹青生的吟诵,四周的空气似乎隐隐生了某种变化。而老刘皱眉倾听诗句,一时竟未察觉。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老刘喃喃重复了一遍,觉词句精妙,也符合战词意境,只是依然觉得很陌生。不由疑惑道:“这诗词是何人所作?”
“前人佳作。”丹青生似笑非笑:“只是在这个世界,尚无人知晓。”
老刘一愣,随即大惊:“你写的?临阵战词?!!”
“非是临阵,来燕南之前便已写过。”丹青生随即话锋一转:“还有后两句,敬请阁下一观。”
听得此言,老刘才察觉有些不妥,抬头一看,是惊愕莫名。
不知何时,天空中多了许多乌云,使得四周变暗了许多,宛如黄昏。而乌云之间,水雾弥漫,一幅风雨欲来之势。
不对啊,那两句诗词,断不可能呈现这样的异象。难道……
老刘先是一阵诧异,但很快也明白了过来。
丹青生给他念那两句诗的时候,笔并没有停。也就是说,趁着念诗的当口,又写下了新的诗句。
“你竟敢耍我?!”老刘气急败坏。
“兵不厌诈,亏得阁下还是久经沙场之人。”丹青生一脸鄙夷,随即笔锋一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着!”
随着丹青生的一声断喝,方圆百丈之内,顿时呼呼声响,狂风大作。掺杂着水汽的许多冰花,铺天盖地的罩向老刘。
二品战词,冰花舞。
…………
居住在附近的人家狐疑的推开窗子,抬头观望。
丹青生与老刘交手的地方相对僻静,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不明白到底生了什么。不过城中的许多强者,还是察觉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