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矛盾地爱着他的父亲,所以他也矛盾地爱着父亲的江山,愿意为了父亲和他的江山付出他的一切。为了守护父亲和他的江山,他可以不惜一切,就算是对自己也一样可以残忍,冷血,狠绝。
此外,他还有一个无论如何都想赢,无论如何都不愿输的对手。
在他以韩钧的名义入仕之前,他曾有过一段游学经历,期间他偶然遇到了当时还是白身的梅晏清。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交。
在鄢都,在梅晏清那所山间隐居小屋同住的时间里,他们曾天文地理、古往今来无所不谈,一直十分投契,直到他游学结束要返回南齐时,一切才发生了转变。
他深知梅晏清的经天纬地之才,临走时,他曾试图劝说梅晏清同他一道去南齐,说吕玄也是个能成事的明君,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霸业,但梅晏清说他对这乱世的君主看透了,失望了,他只想从此诗酒田园做个闲人,于是他也就不好再劝,独自踏上了返回南齐的旅程。
然而,三年前大周初立时,他收到梅晏清的来信,信中梅晏清相当兴奋地告诉他,他决定再入庙堂,最后再赌一把。
而他愿意倾尽余生去赌的那个人正是慕荣!
他看过信之后竟立刻北上鄢都亲自去拜访了梅晏清,是时他已经成为了紫耀军府的掌书记,慕荣手下的第一心腹智将。
他一直都知道,以梅晏清的旷世之才,以及他隐居赋闲表象下满腔抱负无处诉的怀才不遇,他迟早还是会再出山的,只是他没想到他会投到他的死对头门下。
梅晏清自然是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的,可他身为蝶影影主却是十分清楚吕玄背后的谋划的,知道慕荣只怕迟早会折在吕玄和楚天承的算计之下。
所以,为至友考虑,他以韩钧的身份劝梅晏清要么跟他走,要么退隐山林,还做他的诗酒闲人,可梅晏清却说什么都不愿意抽身,说他受慕荣三顾茅庐之恩方出山,自当为慕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且他也认定慕荣将来必定会是个有为明君,这个乱世一定会在他的手中归于一统,天下一定会重回太平。
而这也是他毕生所愿,是以他将所有希望都压在了慕荣身上,除非他死,否则他一定不会离开慕荣!
如此,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私下里他很清楚,不久的将来,他们这对曾是那样投契的忘年之交必定会在敌对的立场上一较高下,甚至是生死之争。他私心是绝对不想输给梅晏清的,此外他也希望通过辅佐吕玄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而梅晏清的选择是错的,因为他一直坚信最终一统天下的人一定是吕玄,是南齐!
在后来多年的较量中,事实证明梅晏清的选择是对的,而他也一直羡慕着梅晏清当年的选择没错,一直羡慕梅晏清追随了一位真正有为的明君,强君。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他又只能更加很绝、更加不择手段,即便他所追随的主君并没有那么爱民,但至少他是个有野心、有作为的霸主,辅佐他成就霸业也是一条出路。无奈最终他还是争不过命运,历史终究还是没有选择他和他的证明之路,而他终究也未得善终,被逼辞官退隐后郁郁而终。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许久之后,他才终于迈步朝外面的琉璃世界走去,同时吩咐下属:“将他们合葬在城南鞍山桃林中吧,师兄最喜欢那里的桃花。”
走到堂外,望着外面一片澄净明亮的琉璃世界,他不由喃喃自语道:“师姐,谢谢你特别的祝福,我会尽我所能让它成为现实的,呵……”
第401章良辰吉日结好姻(上)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青阳送暖入东京,桃李争妍春满城,又是一年仲春时。
天赐良辰好景不可负,正是亦娶亦嫁吉祥日。
大周开平四年二月丁未(初八),沉寂许久的天街终于再次迎来一场狂欢。
每逢皇家有盛事,老百姓都会聚在天街廊下,争相观看皇家的尊严和气派。
今日一大早,从城南魏王府一直到皇宫正门明晖门楼下,街道两旁,尤其是天街两侧的御廊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把沿街商铺的门面堵了个水泄不通,店家们无心做生意了,客官们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外面天街上。
大人们都想一睹皇家风采,推搡着全副武装、维护治安的禁军伸长了脖子观望,孩子们也都跟着大人好奇地张望着。自然,他们是无法突禁军的防线的。
时近黄昏,排了一天长队的人群才终于沸腾起来,还没看到的人们纷纷期待地伸长了张望着。
很快,皇家迎亲卤簿就吹吹打打地踏上了位于整座大梁城最为繁华地带的丹桥。
丹桥横跨丹河,正好位于横贯大梁城南部的丹河与纵贯大梁城南北的天街的交界点,是整座大梁城东西向和南北向最为繁华的两条街的交界中心。
站在丹桥之上,向南正对朝阳门,向北正对明晖门,中间则是御道,桥下是汤汤丹河水。
但见迎亲卤簿中宴乐、侍卫、歌舞应有尽有,步障、旗幡、华盖、掌扇、掌灯看得人眼花缭乱,琳琅满目的轿子足有上百之多,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自然是由尚仪局女史仪仗簇拥、新妇乘坐的厌翟车。
其车以四匹赤马驾之,马脸上装有铜质面罩,头上插翟羽,胸前有彩带结与胸铃,装扮得异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