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事情至此还远未结束,一直与大郎争斗不止的凌王趁机买通钦天监,诬陷玉儿是“亡国孤煞”,陛下纵有心保全,却终究敌不过悠悠众口。为防事态继续恶化,再度威胁到大郎的储君地位,陛下被逼无奈只得牺牲玉儿。
吾原以为事情至此该了了,哪知凌王借“亡国孤煞”之名继续造势,朝野废储之声日益高涨。为护忠心追随的臣子们,更为护吾与昭儿周全,大郎不得已铤而走险,密谋弑君夺位!
原本一切进行顺利,岂料向来忠心的穆少詹事突然叛变,大郎计划走漏。大郎料定凌王近日必有大动作,太子府恐将面临浩劫。在吾提笔修书的此刻,凌王或许正在暗中集结兵马,吾一家恐难以善终。
直至大祸临头,吾方悔当初不该违背誓言与祖制。因吾一念之差,令无数生灵无辜丧命,吾自知罪孽深重,故无论最终下场如何,吾都甘愿领受,惟愿巫族不受吾累,族人一切安好。
灵曦,吾妹,原谅吾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切源起吾造之孽因,方有如今之恶果,吾不怨天,不怨命,汝见此信,万望善自珍重,切勿执念为吾复仇。长姐之言,切记,切记!
舞阳舒眉绝笔
昌盛五年正月二十三日
--------------------------------
那一夜,楚天承出现在一片尸山血海的太子府时,柳眉曾发出追悔莫及的呐喊:“大郎,对不起……是我害了你,害了孩子们,对不起,对不起……”
她这话中便包含她对自己逆天而为招致天罚,进而给家人带来灾厄的无限追悔和自责,更因失去丈夫和孩子而不愿独活。
所以,她才会服下巫族独门秘毒“昙华一现”,为的就是不给自己留任何活路,同时也不留给楚天承任何希望。
她以这样决绝的方式表达对楚天承的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惩罚!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楚天承竟会阴差阳错地将她送回了巫族!
当日她在巫族中醒来时所道出的真相,其中不仅隐瞒了诸多巫族密辛,遇见楚家父子之后的故事她也远没有讲彻底。
原来一切祸端的起源是她逆天而为,这才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悲剧!
第430章最后的真相(三)
读完信,洛倾鸿彻底呆住了,他没想到事情原来竟是这样。
他将信紧紧贴近心口,闭合的眼中落下了心痛的泪。
当年惨剧发生时,他只有七岁,并不知大人们那些勾心斗角。他只知道,他的弟弟没了,他的父母也没了,从此他成了没有家的孤儿。
这些年来,他都一直陷在那场噩梦里始终无法走出来,那当年亲历这一切、并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一直深陷那场噩梦里的母亲又该是怎样的悲痛、绝望,他不敢想象。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母亲写此信时应当还不知道楚天承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至于自己,当年亲眼目睹楚天尧杀害了父亲,他便认定那个人就是凶手,再加上楚天承在他童年时一直都是亲切小叔父的形象,惨剧发生后更是将他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他怎会料得到楚天承才是那个真正的罪魁祸首!
只听长庚道:“当年,姨母在庚寅之变前夕发出了此信,可惜当时母亲因感应到姨母的异常而赶去了京城,待她从京城回到巫族后方才看到此信。”
因巫族血脉天生灵觉以及孪生姐妹间的超常感应,舒眉在大梁城太子府中为幼子逆天改命失败、母子俩遭受重创的瞬间,远在紫旭山中舞阳巫族领地的灵曦便感应到了姐姐的异常,曾向长老会提出要去京城看望姐姐,却遭到长老们的一致反对。
长老们一再强调,舒眉是自愿脱离巫族的,从她踏出巫族领地的那一刻起,无论她是生是死,都与巫族再无瓜葛。
灵曦哪里肯听,便想偷溜出去,长老们迫于无奈,只得将她软禁了。
看着她日夜哭闹乞求,长老们实在于心不忍,毕竟他们几乎是看着舒眉和灵曦姐妹俩长大的。舒眉为爱那样决绝地放弃巫族使命,甚至为脱离巫族而不惜私闯禁地,犯下无可挽回的大罪,他们也曾愤怒、失望、心痛过,身为孪生妹妹、又自小那样依恋舒眉的灵曦心中有多难过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后来灵曦悄悄溜出去和舒眉见面,他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今得知舒眉可能出事了,他们又怎会不急、不担心,可祖训和族规摆在那儿,身为长老的他们又能如何。
所以,他们便苦口婆心地劝灵曦:“红尘诸事,上苍自有决断,既已发生,便说明是上天的旨意,即使你去了又能改变什么。
别忘了,你如今已是巫族族长,身系巫族存亡,若为了一个被逐出巫族的人做出任何不当之举,届时天罚降下,你是要重蹈先祖覆辙,叫整个巫族为你的感情用事陪葬吗?!”
灵曦既无立场也无理由反驳,即便再不情愿,她终究也只得听话放下了,何况长老们都说姐姐的命星还在,她也能感应到姐姐还好好地活着。
然而没过多久,她便再度感应到姐姐的异常。这次她感应到的情绪明显比上次要强烈得多,那样巨大的悲伤和绝望,她断定姐姐必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她一定不会悲痛、绝望至此!
而这一次她所感应到的柳眉的异常,正是昌盛帝下旨赐死小皇孙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