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富妻盈门在线阅读 > 第201部分(第2页)

第201部分(第2页)

就这样,大房和三房打定主意死赖在国公府不走。

陆延德恨得牙根直痒痒,陆离再次献计。

次日,顺天府尹发了签子,遣差役到国公府请陆延宏和陆延修去顺天府,当天两人便被留在了顺天府。

虽然没有直接投入大牢,但却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陆延宏和陆延修心里明白,这是陆延德逼他们搬家呢。

两人也死硬,就是不肯让步,没几天,顺天府便将他们放了回来。

但刚回来,还不等他们得意两天,锦衣卫竟然也上门了,说是调查西宁卫、肃州卫等处的几件官司,陆延宏、陆延修当场吓得瘫软了身子,迭声请陆延德来帮忙说项。

……次日,大房和三房便齐齐打包了行李,麻利的搬出了国公府。

短短不到十天的功夫,国公府里热闹不断,不过谢向晚却顾不得,因为谢向意马上要及笄,她要回去参加妹妹的及笄礼……

ps:二更,谢谢丁香猫、依依selina亲的小粉红,谢谢游于藝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未完待续。。)

第129章 琐事纷扰

转眼到了十二月,一场场大雪过后,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一片白茫之中,而北地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赶在落雪前,谢向晚命人将暖房收拾来出来,另外也把远翠苑的中庭、前院等房舍改建了一番。游廊下铺了火龙,房间里加了火墙,她又命人去山西等地采购了大批的煤。

这年头人们习惯用木炭、木柴等取火,但对于煤也不是全然不用的,只是并不普及。

谢向晚脑中有后世的记忆,知道煤的好处,再加上远翠苑的火龙和火墙太多,单靠木柴根本就撑不起来。

所以,她便想到了煤。巧的是陆离旧年在北地云游,结识了不少靖难良将,大同卫的指挥使便是陆离的朋友。

于是,谢向晚便拉上广平郡主、陈复礼夫妇,与大同卫的卫所一起开采煤矿。

陈复礼掌管宗人令,与内务府也有关系,所以他出面,可以代表大半个宗室和皇族。

大同那边则有卫所的指挥使,当地的官员也不敢为难。

而且此时人们对煤炭的认知并不深,除了冶炼铁器的铺子会用到外,一般的百姓并不拿来在家里使用。

所以,就算私人开采煤矿,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不过谢向晚习惯事前多思量,她知道,煤炭的好处一旦被大家所知道,煤矿的开采也将渐渐收归官府。

有了陈家和卫所的人做合伙人就不同了,谢向晚相信。大同的官员们就算眼馋煤炭的暴利,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两拨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目前谢向晚还要先解决几个问题:煤炭不比木炭,燃烧起来烟气大,而且一个弄不好,还有可能引发煤气中毒、火灾等祸事。

谢向晚回想了下后世的某些记忆,画了一些铸铁火炉和铁皮烟筒的图纸,寻了稳妥的铁匠来打造。

成品出来后,商业嗅觉敏锐的谢嘉树和谢向安立刻发觉了其中的商机——京城一半以上的百姓都是从南边迁来的,对北地的严寒气候很不适应。有了这烧炭的铁炉子。屋子里顿时便能暖合起来。远比炭盆管用多了。

至于烟气,还有那些铁皮烟筒呢。

谢向安特意在自己屋子里试了试,果然暖和,还没有烟熏火燎。很是便宜。且有了这炉子。在屋子里烧个水、热个饭。既不占地方还省事。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煤炭的生意,谢家没有沾手。但这铁炉子、烟筒的生意,谢嘉树决定接下来,倒不是想用这个生意挣多少钱,而是想让谢向安练练手。

谢向安跟着姐姐、父亲学习了这么多年,也间接的负责了一些生意,但还没用独自做过生意。

这次,领了这个差事,谢向安很是高兴,寻铺面、选掌柜、找匠人……忙了个不亦乐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时不时的用飞鸽给姐姐、姐夫写信。

谢家的那两只小鸽子,也跟着谢向安忙个不停,整日里在陆家、谢家之间穿梭。

谢向晚见谢向安如此上心,欣慰的同时也替弟弟高兴,为了让他做得更好,便将后世一些经验不着痕迹的‘提点’给谢向安。

比如,为了确保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可以仿照后世的零件代工,将炉子拆分开来,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铁匠铺。

比如,为了减少山寨产品对正品的冲击,可以仿照后世的加盟店,让出一部分的利益给京城的广大杂货铺和铁铺,许他们代卖、代加工谢氏火炉。商人逐利,加盟谢氏火炉,不但有钱赚,还不用自己费心费力的仿制、加工,那些小铺子也乐得轻松。

比如,为了推行铁炉和煤炭,谢向晚还建议谢向安,让他在铺子里许诺,但凡是购买铁炉、烟筒的顾客,可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煤炭。

这一条最要紧,炉子可以山寨,煤炭却是陈家、陆家垄断的,至少在最近两年,在京城,旁人暂时无法染指煤炭生意。

有了谢向晚的提点,又有陆离的帮助,再加上谢向安原就是个极聪明的人,是以,铁炉铺子的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