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卢大太太道:“这皇上也不知道抽什么风了,我都致仕两年了,又诏我回去。”
卢大太太道:“皇上诏你,你就去吧,别是文莺出了什么事了。”
卢俊清一听这个,忙起身跟着传旨的太监走了。
等进到宫中见了皇上,还没等磕头,封敬亭就把他给扶了起来,“卢爱卿快快请起,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事都好说。”
卢俊清心说,什么自家人?皇上这么说话,多半是有什么找他了。
他忙道:“皇上啊,老朽年迈了,身子骨不好,怕不能为皇上效力了。”
封敬亭睃了他一眼,这卢家人一个个都奇怪的很,从卢俊清开始,到卢明月、卢一钰,这几人就没一个对权势热衷的。一个个都都是闷着头做事,想给他们官做都推脱的不行了。
这会儿想让卢俊清做官都不好说了,不过他还有杀手锏,他笑道:“卢爱卿这还不知道吧,皇后娘娘近来身子不好,一直在别院休养呢,朕想去陪陪她,奈何琐事太多,根本脱不开身,不如卢爱卿帮朕一个忙,解决了眼前的困事,等回头朕带你一起去看看皇后如何?”
卢俊清也有好几年没见过郭文莺,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何况是宫门了。他想进宫都要走各种手续,请旨,请见,不知要过多少道关。
他一直在京郊,不知京里发生的事,还真以为郭文莺是生病了。听说能见她一面,倒也什么都不顾了,忙道:“不知皇上有什么事交托给微臣?”
封敬亭微微一笑,“正是当下的科考之事,朕要重开科场,由你来做这一届的主考官如何?”
卢俊清就算在双耳不闻窗外事,也知道这沸沸扬扬闹腾的科场舞弊案。他从一进了城,就听见许多人在讨论这件事,多少听两耳朵,也明白事情的始末了。
这一次科考,连主考、副主考,还有许多监考的官员都被砍头的砍头,发配的发配,皇上大开刑狱,菜市口的断头台上杀的血都积了老厚了。
惩治了一批官员,皇上重开科考是必须的,只是为什么用他这个闲人做主考,未免有些猜不透了。
他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想不通的,首先他是个闲散之人,与朝中各方势力牵扯都不多,第二他本就是个文臣,在朝中也颇有才名,当年也曾主持过科考,再加上他又是皇后的舅舅,无论身份、才学、还是背后的关系都足以服众的。匆忙之间,似乎皇上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第九百六十七章 南出
一届科考而已,主持就主持吧,就当是为了他的外甥女罢了。他却不知,封敬亭根本就忽悠他,这会儿郭文莺早就离了北京地界,到了几百里之外了。
本来郭文莺走得没那么快的,不过出城之后,张明长也不知从哪儿寻了几匹快马,他们一路替换着马跑,又易容装扮躲过了几次追兵,没过两天已经到了河北地界。
两人在保定府住了一日,吃了一顿驴肉火烧,随后就往南去了。
路上郭文莺问张明长,“张兄,你说咱们上哪儿去好呢?”
张明长想了想道:“西北不能去,那地方一是光秃秃什么都没有,二也怕皇上猜到娘娘去西北。第二不能去的是东南,娘娘在东南有自己的船场,又在福州、泉州等地置了不少产业,本来最好的去处就是这里,只是最去不得的也是这里,娘娘出宫已经两月,想必皇上早就让人去东南了。那些人肯定也没走,就在那里等着呢。”
郭文莺道:“那你说去哪里?上南下北,左西右东,咱们现在是往南走,只能去西南。西南多穷山恶水,虽是风景秀丽,经济并不发达,再加上又常有叛乱,怕也不是什么好去处吧。”
张明长笑笑,“郭大人从前可是最不怕麻烦的。”
郭文莺也笑起来,还是他最了解她,就知道她想去云南凑个热闹。现在路唯新怕是已经出了京了,如果他们在路上等个一般日,没准就能撞上呢。
她道:“行,那就去云南好了,听说那里美食很多,倒是可以去尝尝。”
张明长笑,“美食多,虫子也多。”
玉碗公主在一旁听到有虫子,忙拍手叫道:“虫子好,虫子好,我喜欢虫子。”
张明长笑着摸摸她的头,“好,小公子喜欢虫子,我们抓许多虫子给你炸着吃好不好?”
“好。”
张明长有耐心,又喜欢小孩子,他和玉碗公主相处了一段时间,把这位小祖宗哄的服服帖帖的,他说什么都听,比郭文莺这个娘说的话都管用。
郭文莺笑道:“既然咱们说好去云南,那身份还是得确定一下,以后咱们两人就以兄弟相称吧。我叫你大哥,你唤我二弟就是。”
玉碗公主叫道:“那我呢?我叫什么?”
郭文莺想想,“那你就叫我们叔叔吧,张大哥是大叔,我是二叔。”
玉碗公主撇撇小嘴,娘亲变成了二叔,还真是乱七八糟的。不过他们让叫就叫呗,以后她就是小少爷,也能过一把做男孩子的瘾。
他们在路边的茶寮里吃了点东西,然后继续赶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水,赏赏风土人情,走的虽慢,却也是惬意的很。
一届科考而已,主持就主持吧,就当是为了他的外甥女罢了。他却不知,封敬亭根本就忽悠他,这会儿郭文莺早就离了北京地界,到了几百里之外了。
本来郭文莺走得没那么快的,不过出城之后,张明长也不知从哪儿寻了几匹快马,他们一路替换着马跑,又易容装扮躲过了几次追兵,没过两天已经到了河北地界。
两人在保定府住了一日,吃了一顿驴肉火烧,随后就往南去了。
路上郭文莺问张明长,“张兄,你说咱们上哪儿去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