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洋1917精校 > 第325部分(第1页)

第325部分(第1页)

“诸位,伏尔加联邦既然能以民间贸易的形势向我么提供大炮和机枪,还有子弹和炮弹,那么,我相信作为喀山政府的友好邻邦,我们的民用运输船航行在伏尔加河上应该不成问题,左岸五十公里以内是非军事区,可民间的运输车队应该还可以照常通行的吧?”

季米列夫在一旁笑眯眯的解释道,事实上,这个办法被他想出来后,当时还真让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眼前一亮!

“我觉得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那个伏尔加联邦到底帮谁的现在都很难说,上次我们在北线迂回渡河,部队的位置并没有暴露给苏俄红军的地面侦察部队,可那个别尔津的第三集团军开始还打的好好的,突然就像被踩着尾巴的兔子一样窜得不见了踪影,没准就是联军把情报透给了莫斯科!”。克拉希尔尼科夫在一旁哼哼着道。

“这话是无稽之谈,伏尔加联邦虽然号称中立,也和苏俄政府签署了《萨马拉和约》,但是在我看来那只是他们的权宜之计,伏尔加联邦的俄籍部队和将领出身于我们喀山白卫军系统,大家这点信任还是有的,在反对苏俄和布尔什维克主义上面我们双方是完全一致的,要是伏尔加联邦想跟我们为敌,用得着给我们运大炮机枪和弹药过来么?”

季米列夫脸色微红的反驳克拉希尔尼科夫的猜测,甚至忍不住道,“协约国联军在乌法战役中歼灭了30万苏俄红军主力,我们白卫军的装备水平和乌法战役中的苏俄红军比又能强到哪里去?如果伏尔加联邦和协约国联军要出卖和消灭我们,我们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他们现在加起来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季米列夫的话虽然不中听,却折射出眼前喀山的高尔察克政权面临的困境,现在喀山的西面、南边都是伏尔加联邦的领土,喀山政权要发展,只能向西和西南,如果把伏尔加联邦视为敌人而不是盟友或者好邻居,那么,距离喀山政权覆灭的时间可就不远了!

“岂止五十万?有谣传说乌法方向每天都有无数乌拉尔山脉以东开来的军用列车在卸车,戒备非常森严,我估计协约国联军还在不断的增兵,那个中国王根本就没把我们和苏俄放在眼里,这会儿他的伏尔加联邦已经把顿河和北高加索弄到了手里,下一步不是进攻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就是奔乌克兰和德国人死掐去了!

我们虽然不必把伏尔加联邦当亲人,大家是为了利益互相往来而已,但我们绝不能伏尔加联邦当敌人,值得庆幸的是,幸好他们的进军方向是西边的乌克兰和南边的高加索,如果是北面的喀山,谁能挡得主?谁敢去挡?”

参谋长黑斯廷斯的一番话,残酷却真实的指出了目前喀山政权的外交取向。

“参谋长阁下,就算南下作战可以借着伏尔加河和非军事区运输保障后勤,那北面怎么办?切博克萨雷要不要守?对面下诺夫哥罗德至少有十几万苏俄红军在集结,他们沿着铁路线杀回来也就半天功夫的事情,我们如果分兵,势必在北线和南线都将不战优势,不分兵全部南下,那么之前付出的代价都白费了不成?而且怎么掩护南下大军的侧翼和后方?”

第六百零三章 (下)兵分三路

。克拉希尔尼科夫这番话才说到点子上,这两天其实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都已经被季米列夫说服,准备调主力部队南下,乘其不备进攻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第十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的侧翼,争取击溃对方,而且,那个重整中的苏俄红军第1集团军更是最佳的攻击目标。

问题就在于,白卫军主力南下,北线怎么办?不守,之前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全白费了,而且后路和侧翼受到威胁,守切博克萨雷,兵力少了守不住,多了,南下的兵力又不足!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参谋长,要我说,我带喀山步兵第1师,加上第2、第3师,我们三个师守切博克萨雷一线,加强炮火和重机枪,剩下的主力全部奔南边去机动作战!”喀山步兵第1师师长格利尼奥夫刷的一声站起来主动请缨道。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了格利尼奥夫身上,这位平时有点嚣张跋扈的白卫军步兵师长,这一刻突如其来一站出来,却当真有点英雄气概!

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对视一下交换了个眼神,这边黑斯廷斯看着格利尼奥夫,一字一句的道,“彼得·安德列耶维奇,你的勇气很让人欣喜和钦佩,但是下诺夫哥罗德集结的敌人是两个集团军,加起来十几万人,你只带领三个步兵师就能守住切博克萨雷?军中可无戏言,到时候掉了链子兵败如山倒,那可是真要枪毙的!”

会议室里响起嗡嗡的交头接耳声,显然如果苏俄红军都像别尔津的第三集团军这么能打的话,别说十几万苏俄红军,就是那个别尔津第三集团军掉头杀回来,三个白卫军步兵师能不能挡住还是个疑问呢!不少人甚至觉得格利尼奥夫是脑子糊涂吃错了药了来逞这个英雄。

“当然无戏言,给我三个师,10个炮兵连的大炮,6个重机枪营,足够的粮食和炮弹子弹,在切博克萨雷的铁三角我至少能守1个礼拜,2个礼拜内保证不丢掉喀山南岸阵地!再长我可不敢胡说!”格利尼奥夫拍着胸脯胸有成竹的道。

“好!我给你12个炮兵连,8个重机枪营,除了喀山步兵第1、第2、第3师,我再给你调一个喀山后备师!7天之内不许丢了齐维利斯克,半个月之内不许丢了喀山南岸!参谋长,传我的命令,晋升彼得·安德列耶维奇。格利尼奥夫为陆军中将,任命他为切博克萨雷集群司令,负责整个北线的指挥!”

全俄最高执政官、白卫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一锤定音,终于作出了选择!

1918年7月26日9:00切博克萨雷高尔察克前敌指挥部经过近三天的休整和补充,切博克萨雷地区的高尔察克白卫军主力恢复到了喀山战役发起前的水平,当然西路军、中路军和东路军的三个前敌指挥部已经撤销,高尔察克把部队组成三个集群。

军事会议上自告奋勇站出来挑重担的喀山步兵第1师师长彼得·安德列耶维奇·格利尼奥夫,这厮被从陆军少将晋升为中将,并获得了切博克萨雷集群司令员的任命。

高尔察克把东路军的三个主力步兵师第1、第2和第3师全部交给了格利尼奥夫的切博克萨雷集群,并且加强了12个炮兵连的炮兵和8个重机枪营到这个集群,另外从喀山调了一个新兵后备兵组成的补充师给他,使得格利尼奥夫指挥的集群兵力超过了42000人。

之所以把原先高尔察克东路军的三个主力师留在切博克萨雷,第一个原因是这个三个主力师在和苏俄别尔津第三集团军血战齐维利斯克时伤亡太大,虽然获得了后备兵源的补充,但部队的元气恢复还需要时间,所以把这三个有点伤筋动骨的主力师留下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恢复。

第二个原因就是切博克萨雷铁三角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切博克萨雷是楚瓦什州的首府,而楚瓦什州历史悠久,本来属于喀山汗国,在喀山汗国被沙俄政府后一起归于俄国的统治,所以喀山人对楚瓦什和切博克萨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国情怀,虽然楚瓦什人也不过是被鞑靼人征服的民族。

除了以东路军三个补充恢复后的主力师加一个补充师组成切博克萨雷集群防御北线之外,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季米列夫以及克拉希尔尼科夫经过商量,决定把南下的白卫军主力编组为两个集群,分别称之为西集群和东集群。

其中西集群由顿河骑兵第3、第4、第5、第6师、和第7师五个哥萨克骑兵师组成强力骑兵集群,配备10个炮兵连和10个重机枪营,白卫军西集群总兵力近6万人,由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亲自指挥,原中路军前敌总指挥、哥萨克大首领罗曼。米哈伊诺维奇。克拉希尔尼科夫骑兵上将担任副手!

西路军行军路线是从切博克萨雷向西南方向运动,目标直指萨拉斯克,准备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那里正在重组和恢复的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第一集团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