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团长阁下,基辅是乌克兰最大的城市,也是非常坚固的要塞,地跨第聂伯河两岸,地形是易守难攻,如果您只带一个旅团就想攻下一个德国师甚至一个乌克兰民族军步兵师把守的基辅,我看难度不小!”库尔斯克集团军司令斯拉文终于忍不住提醒道。
“呃,谁说我只有一个旅团?不是还有中国装甲团么?不是还有骑兵第7联队么?背后不是还有那个大胡子的联邦步兵第7师么?”国司伍七少将显然斗嘴是一把好手,就不知步兵第13旅团是否如他所说能打的如此彪悍!
斯拉文被国司伍七一连串的狡辩搞的郁闷无比,心道你丫口口声声自己一个旅团包打前锋,老子善意提醒给你台阶,没想到你这厮不但不领情还直接自己从台阶上跳下来了,好,走着瞧,有本事你就打到基辅拿下基辅去!我倒要看看这个巨大的荣誉会不会这么轻巧的落在你这个家伙头上!
“旅团长阁下尽可放心,有我的装甲团在,步兵第13旅团绝无后顾之忧,当然,冲锋陷阵说起来更应该是我们装甲部队的本行,不过我也不好意思跟您抢功劳不是?”之前一直没有说话的中国参战军整编第9师师属装甲团团长石杰开口道。
这厮跟中国军第20师的师属装甲团团长赵以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十期骑兵科的同学,同样是直隶人,不过赵以宽是直隶天津人,而石杰是直隶顺天人。俩人跟张群都是士官学校同期的同学,而石杰这厮,读振武学校预科时跟蒋某人也是同学。
石杰的家世同样是顺天府的富裕家庭,这厮归国后也是曹锟拢起的人才,后来跟赵以宽一起在吴佩孚的第三师当营长,他的升迁甚至比赵以宽更快,可这厮放弃了担任上校旅副参谋长的机会,宁愿去第9师当师属装甲团的团长,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主,或许骑兵将领们身上都有这么一股子潜在的血性和傲慢在里头。
在王庚前世,石杰后来当了黄埔军校的技术总教官,不过军衔直到1935年也不过是个少将而已,他的三儿媳续弦王氏,居然还是金章宗完颜璟后裔。
当然在这个时空的1918年,陆军上校石杰是三个师属装甲团里的头牌,正经的中国装甲团王牌部队,这厮的日语说的同样流利,一番打气而又调侃中带着大气的话,把个步兵第13旅团旅团长国司伍七少将感动的热泪盈眶!
“石桑,你的,我的大大的欣赏,我们两个精诚团结,一口气打到基辅去!拿下基辅,不成问题!”国司伍七这48岁的人了,弄的跟个小伙子似的感情外露冲动的架势。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下)石原莞尔的决心
这边石原莞尔无奈的挠了挠脑袋,接着道,“我们参谋本部的判断,如果德军在基辅驻防的兵力只剩一个师的话,我们的突袭或许能奏效,但是光靠国司旅团长的步兵13旅团显然不行,到时候还得加强骑兵第7联队和石上校的装甲团的力量,同时,以海辛少将的步兵第7师为二线预备队,而原先担任总预备队的内野少将的步兵第14旅团,则必须赶上去,准备阻击对方的增援部队!”
“索噶!这样的安排,在基辅城下的,兵力上似乎够了,可从格卢霍夫到基辅整300公里呢,谁来看护后路和大本营?”步兵第14旅团旅团长内野辰次郎慢思条里的问道。
“一旦西路军主力决定从格卢霍夫直插基辅,那么在库尔斯克的联邦步兵第8师就增援到格卢霍夫,一方面守护西路军的后方,一方面肃清周围的零散的敌人,于此同时,联邦步兵第9师也做好增援前线的准备,随时准备进入乌克兰境内作战!”石原莞尔回答道。
“参谋长阁下,如此一来,库尔斯克大本营可就空虚了,我们不留一个师驻防库尔斯克么?”库尔斯克集团军司令斯拉文皱起眉头道。
石原莞尔笑了笑道,“中将阁下,西路军的任务是拿下基辅,守住基辅,不是守住库尔斯克,当然,这会儿我相信也没有哪一面的敌人能威胁到伏尔加联邦和库尔斯克的安全,有当地新组建的国民警卫队维持治安和秩序足矣,当然,我们还得准备募集补充师,打仗么,必然会出现伤亡,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石原君,如果德国人没有增援哈尔科夫,那个冯。库斯曼尼的第27军和乌克兰第3集团军的2个师死守基辅不出来,你打算怎么执行乌克兰战役赋予我们的任务!”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西路军前敌总指挥、日本第七师团师团长藤井幸槌,终于忍不住问道。
事实上这也是在座不少将领心头共同的疑问,众人把视线纷纷聚焦到了地图前年轻的参谋长大佐身上。
“在联军司令部和方面军司令部原先的计划中,西路军之所以要晚于中路军发起进攻,目的就是给基辅的敌人增援哈尔科夫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德军的动员和调动能力,有半天功夫,他们就能沿着或者派出第一个德国师增援哈尔科夫,当然,对方完全有可能只派一个师去哈尔科夫增援,把把剩下的两个师留在基辅!”
说着石原莞尔把一面黑色的小旗从基辅移到了哈尔科夫,接着又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两面黑色小旗移到了哈尔科夫,指着地图上的哈尔科夫道,“根据参谋本部的兵棋推演,哈尔科夫打响后,即使中路军进展顺利,那么德国人和乌克兰人第一阶段也不会倾巢出动全部去增援哈尔科夫,能有三个德国师加强过去就顶了天了,这样哈尔科夫当面敌人将聚集期4个德国师和4个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师,外带两个志愿者师,总兵力超过12万人,而整个中路军就是全部出动,也只有6万人!何况他们第一线只打算先使用4万人!”
石原莞尔的话让整个作战会议室沉默了下来,这会儿大家才恍然发现,作为进攻方的协约国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其实兵力并不占优,这仗真打起来,还真不好说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石原扫视了众人一眼,接着又道,“这只是相对理想的情况,也就是东方东线的两个德国师和4个乌克兰师被我们的东路军牵制而不能抽出兵力增援哈尔科夫,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哈尔科夫方向的中路军很可能和对方这12万主力打成胶着状态!”
“胶着状态?石原大佐,我觉得您太乐观了,光4个德国师就是5万兵力,中路军撑死了6万兵力全上阵,其中主力才3万出头,能打成胶着状态就算万幸了,没准被德国人在哈尔科夫城下合围甚至击溃都有可能!”说话的步兵第14旅团旅团长内野辰次郎少将。
50岁的旅团长阁下这会儿倒还真是敢说,一点不怕折了士气,不过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日本一个师团要抵挡对方4个德国师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会儿就是陆军大臣在这也不敢信口胡说。
当然,有中国装甲团和三个联邦步兵师的助阵,可顶多能抵消对方4个乌克兰师的优势,这么一盘算,进攻方兵力不足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的确,联军司令部制定乌克兰战役计划之前,对德国人的动员能力估计不足,对对方抽空第聂伯河以南的兵力,全部加强到北线估计不足,而且,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师组建和恢复的速度很快,半个月功夫,对方的兵力膨胀了一倍,这些都是客观上出现的新的困难!”石原莞尔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