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前500名,其余的报名应征者则作为预备学员,进入第2期学习以此类推。
而此时南苑航校的速成飞行学员已经先后毕业了4期,分别是第1期500人1917年10月初毕业、第2期1000人1918年1月初毕业、第3期1500人1918年4月初毕业、而第4期2000人1918年8月初毕业,第5期新入学的2500名学员将于8月初入学,11月初毕业。
换句话说,中国参战军航空处下属南苑航校,在将近1年的时间里为参战军航空队培养了4期速成飞行学员合计5000名,同时还有近12000名地勤和机械师参加了培训和完成了训练课目,这为1918年7月底,中国参战军航空队成为世界第5大航空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时中国参战军现役第1到第8共八个飞行联队合计拥有近千架战机,航空队的现役飞行员达到近4000人,其余近千名飞行员则从事中华航空公司的民用航空飞行任务和担任南苑航校的各级教官。
而从1918年8月份开始,中华飞机制造公司每月将继续有120架fr18和48架最新型的bc18走下生产线加入现役,到年底前将使得中国参战军航空队拥有的飞机数量翻一倍,当然,这没有扣除未来空中作战中的损失。
但对中国参战军航空队来说,其实并没有退路,军人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战死沙场也死得其所是真实的写照,王庚只希望通过提升飞机的性能,尽可能多的在现有的产能瓶颈下依然能使得联军航空队在德国空军面前保有一战之力。
与此同时,随着bc18这款经典的攻击轰炸机的投产和下线,王庚把目标放到了设计一款全新的国产单座单翼战斗机上面来。用fr18这样的战斗轰炸机来和德国人空战性价比明显不足,一款轻巧的单座单翼战斗攻击机的构想在他的脑海里开始形成。
1918年7月29日10:50萨马拉联军司令部在中华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生产的fr18卓越者战斗轰炸机和bc18捕食者攻击轰炸机先后投产之后,王庚的注意力不得不回到了航空队的战斗机方面,欧战打到现在,?双方战斗机之间的空中格斗依然是空战主流,战斗机用于争夺战区制空权、执行为己方的轰炸机编队护航、驱逐和拦截对方的战斗机、轰炸机编队这样的任务。
王庚最初为中国参战军航空队选择了英国的se5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主要的原因在于se5的综合性能好,操控稳定性强,飞行速度快,而且机翼下可以挂载4颗小航空炸弹,但作为空战主力机种的话,se5并不能算是用来格斗的最优秀的战斗机。
这个时代,空战格斗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英国的骆驼f。1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法国的纽堡17型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和德国的fokkerd日单发单座三翼战斗机,当然,随着德国人的fokkerdvii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的出现,在牺牲了部分机动性的情况下提升了飞机的速度和火力,综合性能比d日又要好了不少。
王庚当初之所以放弃了引进英国的骆驼f。1战斗机,乃是因为这架飞机由于使用了汽缸转子的星型空冷式发动机,导致飞机操控相当复杂,空战灵活性强的副作用变成了稳定性差,普通飞行员很难熟练掌控这架调皮的骆驼,一不小心就会进入螺旋状态容易失事。
英国的骆驼f。1战斗机在王庚前世,是整个一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一款战斗机,这种极享盛名的飞机凭借着敏捷的盘旋性能和强大的前射火力,曾在1917年7月至1918年11月间,一共击落敌机1294架,创造了大战中单机种战果纪录之最。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王庚的理念
索普威斯工厂是在1912年由24岁的t。o。m索普威斯靠在飞行比赛中得到的奖金创办的。“骆驼”是索普威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一系列战斗机中最著名的,它装有很普通的双层机翼,机头处气缸旋转的“克拉盖特”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却被罩上一副用来减阻的明亮的金属薄壳整流罩。由于上层机翼后缘中央开了缺口,方便了飞行员向上观察。
“骆驼”飞机在其发动机的上部并列安装两挺机枪,当然,这时的飞机都已采用了射击协调器。由于机枪上方各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所以飞机取名“骆驼”。
“骆驼”战斗机战果累累,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飞行特性,即极端灵敏的操纵性。这种特性既为飞行高手所喜爱,也让一部分飞行员敬而远之。因为操纵稍有不慎,极易进入危险的尾旋(又叫螺旋)状态而无法改出。
设计者正是出于追求格斗性能之目的,才不得不牺牲一些稳定性,以增加飞机的反应灵敏度。设计者将发动机、飞行员、油箱和武器弹药等重载荷有意集中安置在短机身内的全机重心点附近,再加上垂尾做得较小,升降舵和副翼又加大了响应敏感度,因此,使驾驭好这批“烈马”变得不那么容易。
当然,转子(指气缸轴旋转)发动机持有强大的陀螺效应,也有利于改善飞机的飞行机动性。但同时对左右转弯却产生了不同的附加力矩,令操纵更加复杂起来。一般来讲,当敌机刚完成两周盘旋,“骆驼”却可飞完三周,说明拥有更大的角速度。这种性能对咬住目标极为有利。在今天的空战中,仍是很重要的一招。这也是“骆驼”在格斗中容易占上风的原因。此外,“骆驼”战斗机还拥有速度快和高空综合性能优异等优点。
德国王牌飞行员红男爵冯。里希霍芬名义上就是被一名加拿大飞行员驾驶的“骆驼”击落的。“骆驼”f。1是“骆驼”的陆基型(指空军用的从陆地起飞的型号),海军的舰载型叫作“骆驼”2f1(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
后者于1917年3月试飞,发动机功率为150马力,速度可达200千米a小时,其上层机翼的上表面加装了机枪,机腹下可挂11。3千克小炸弹4枚或22。6千克炸弹2枚,用于攻击地面(海面)目标,目前以开始在“百眼巨人”号、“鹰”号和“暴怒”号航母上服役。
在王庚前世,一战后,索普威斯公司因故关闭,并入霍克航空公司,索普威斯继续从事飞机设计工作,设计的作品中包括“飓风”和“鹞”。
由于发动机引擎技术的限制,王庚就是有那个野心,这会儿也搞不出梅赛德斯m109或者零式战斗机来,看米下锅就菜吃饭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中华飞机制造厂的引擎项目组在国产鹰ix铝合金引擎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新的国产鹰ix引擎使用铝合金部件改良,增加压缩比提高功率,降低自身重量,这款新设计的国产鹰ix飞机引擎将成为王庚设计新款战斗机的首选发动机。
当初从英国引进的罗尔斯罗伊斯鹰viii引擎的具体参数相当优越。
中华飞机制造公司的国产引擎项目组在总工程师王助、副总工程师巴玉藻的带队下,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鹰vii鹰viii这两款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经典引擎的国产化仿制工作,并在1918年2季度突破性的使用中华铝业公司提炼生产的高强度铝合金铸造引擎部件,到了1918年7月底,先后完成了中华鹰ixv8引擎、中华鹰xv12这两款大量使用铝合金部件的引擎的设计定型工作。
之所以中华鹰ixv8引擎从原来的12缸减少为8汽缸,目的是通过增加压缩比提高功率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用了铝合金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减轻飞机引擎的重量,因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鹰vii和viii都是v12的大功率大块头引擎,原来净重高达396和408公斤。
装在双座的战斗轰炸机和重型轰炸机上当然没有问题,可要安装在单发单座的战斗机上则明显体积和份量都太大,这将变成大马拉小车对战斗机的机动性和操控性都带来不可预料的结果。
事实上,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生产的se5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使用的就是一款份量只有445lb(236kg)的wolseleyviperwatercooledv8engine,功率达到了200hp(150kw)。
中华飞机制造厂引擎项目组设计定型的中华鹰ixv8引擎的尺寸和wolseleyviperwatercooledv8engine相当,而重量更是轻到只有202公斤,可单台中华鹰ixv8引擎却能输出360hp(268kw),堪称这个世界份量最轻和输出功率最大的飞机引擎。
这款在引进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鹰系列引擎基础上仿制并使用铝合金工艺和一系列新技术的改造提高,设计出来中华鹰ixv8引擎,是中国航空队新款战斗机设计的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王庚始终没有松口在中华飞机制造厂大批量生产se5和dh4的原因,要设计一款全新的战斗机虽然以优先级来看是排在了第三,但却是王庚打造中国航空队空中力量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王庚的打造中国航空制造业和汽车装甲车坦克设计生产的原则就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优化、提高,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和返璞归真的设计和发展理念。
第六百六十五章 (二)at掠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