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洋1917精校 > 第539部分(第1页)

第539部分(第1页)

这会儿2个炮组估计都已经出现了伤亡。…

“一群笨蛋!传我的命令,1排的迫击炮组后撤到500米外的大路边上再开火,把3排的2门迫击炮也调上来,乌克兰人手里的7。6cm德制迫击炮最大射程才1000米,咱们的m60迫击炮可是能打1300米呢,咱们退到对方射程外,我看最后是谁打谁!”史青尚扭头冲着身后趴着的通讯员吼道。

在1918年这个时空的乌克兰战场上,西蒙。佩特留拉的乌克兰民族军和志愿者步兵师部队,在步兵连一级装备有1门7。6cm轻步兵迫击炮,但是属于1914年制式的早期型号,乌克兰人装备的德制7。6cm步兵迫击炮的性能也不错。…

德国人的这门7。6cm轻步兵迫击炮的有点是丸重达4。5kg,装药和杀伤力相当不小,缺点是作为轻步兵迫击炮还重达101kg,携带和运输转移阵地不方便,而且射程仅1000米,怎么看都是腿太短。

当然,如果和同样是1914年的德制91mm轻迫击炮比起来已经好的太多,德国人1914年91mm迫击炮的丸是4kg,但射程居然只有300米!

此刻驻乌德军装备的却是7。6cm改进型轻迫击炮,这门炮的重量从105公斤猛升到了150公斤,从便携性的角度出发是大大退步了,但是改进型的7。6cm轻迫击炮却能把4。5kg的炮打到1300米的距离上,所以,史青尚的迫击炮手们要庆幸此刻阵地对面的是乌克兰步兵而不是德国步兵,要不然的话,在同样的射程下阵地对轰中,对方的4。5kg炮的杀伤力是绝对不会给炮只有g重的m60迫击炮太多胜出的机会的。

当然,已经成为协约国东线联军制式装备的中国产m60迫击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轻步兵迫击炮,便携性、射程和适中的杀伤力依然使这门炮成为步兵排最有效的支援火力之一。

相比1门德制7。6cm迫击炮组46人的编制,中国m60迫击炮组才是今后班排迫击炮的最佳选择。

当然,区区一个中国装甲排的火力论如何巧妙的调度,都不可能对对岸守卫的如此严密的乌克兰阵地构成真正的威胁,联军狙击手很只能把目标放到了对方的工事上的机枪射口去牵制对方的射击,而迫击炮大战显然也在联军退出了对方7。6cm迫击炮射程后成为一边倒的游戏,当然,乌克兰人很发现了这点,并且干脆偃旗息鼓把迫击炮撤回了掩蔽部,放弃继续和联军的迫击炮纠缠,这场双方在城东战场的前哨战接触战就这样渐渐趋于平淡。

不久之后,装甲第2连在3营长黎尚的指挥下赶了上来,接着是水野泰辅大佐率领日本步兵第23旅团步兵第7联队赶了上来,到了10点半,武藤信义的步兵第23旅团部在装甲第3连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开到了三岔路口,身后装甲团duli炮兵营也在道奇一吨半卡车的牵引下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

1918年7月31日10:45哈尔科夫城东战场,武藤信义步兵第23旅团旅团部旅团长武藤信义在装甲第3营营长黎尚几个参谋的陪同下已经视察了第一线的阵地,仔细观察了战场的形势,他的旅团部临时设置在距离哈尔科夫河畔2公里的三岔路口附近的一片林地中,拉起来的不是军用帐篷,而是类似日本战国士气大将本阵上被风能吹的烈烈发声的帷幔,好在密林里到处是树,这帷幔拉起来虽然不如开阔地整齐划一,但旅团部周围中国装甲第3连的十辆fd17ii轮式装甲战车威风凛凛的围着,倒也很有点本阵的气势。

“旅团长阁下,诸位,我的装甲第1连的尖兵沿着大路往东探了十公里,沿途尚未发现乌克兰人的踪迹,西边的情况刚才大家也都看了,敌人都集中在哈尔科夫河西岸的阵地防守,桥头堡是核心阵地,大桥是唯一的过河通道,河东岸两翼各五公里侦察部队没有发现敌人和任何异常,侦察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装甲第3营营长黎尚敬了个礼后坐了下来,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和装甲部队主官,中国少校开门见山先介绍了目前掌握的战场的形势,下面就看武藤信义这个迂回部队的主将怎么打算和安排了了!

此刻武藤信义一声戎装,挎着指挥刀和南部式手枪,甚至带了一顶钢盔,这厮大马金刀的坐在居中的马扎上,周围是一圈同样挺胸正襟而坐的日军将领,2个联队长、一堆的大队长们悉数到齐围成了一个偃月,人群的中间则是铺在地上的大作战地图,装甲第3营营长黎尚和装甲团duli炮兵营营长吴克仁参加这次评定。

第七百七十四章 (二)吴克仁的机遇

吴克仁是黎尚在保定军校的第五期的同学,这厮读的是炮兵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一共有630名学员,俱是1916年入学,原本应该在1个月后毕业,但是吴克仁和黎尚一样,半年前就肆业提前加入了中国参战军的序列,并且都在吕焕炎的duli装甲第一团并肩作战。…

吴克仁之前是吕焕炎装甲团的炮兵连长,但军衔在乌法战役后就晋升成了少校,原本要调这厮去李鸣钟第9师的混成旅去担任炮兵营长,这厮愣是不愿意离开装甲1团,结果,挂着个少校军衔,指挥的是装甲团的团属炮兵连……

结果昨天薛驹汝带领一个连在哈尔科夫上游东岸把乌克兰人的一个炮兵团搅的天翻地覆,在航空队空袭的支援下愣是整建制的缴获了乌克兰人的一个105mm轻型野战榴炮营的12门大炮,加上缴获的6门75mm野炮,吕焕炎火线把自己的团属炮兵连升格成了装甲第1团duli炮兵营。

吴克仁少校修成正果,终于可以指挥一个营的炮兵,而且,还是一个拥有2个6门制105mm德制榴炮的炮兵营,这会儿他的duli炮兵营一多半的炮手是乌克兰步兵第1师投诚过来的俘虏,全营1个6门制的日式75mm野炮连,1个6门制的德式75mm野炮连,2个6门制的105mm榴炮连,论大炮的数量还是火力都在其他联军炮兵营之上。

唯一的缺憾的是德制的75mm口径炮和105mm野炮炮来自于战场的缴获,联军后勤尚未能供应这样的炮,好在昨天哈尔科夫上游森林之战中,乌克兰步兵第1师和第2师都扔下了不下2个基数的炮落入联军手中,而在北部边界堑壕式阵地后方的原乌克兰中央炮兵阵地上,匆忙撤退的乌克兰炮兵同样扔下了大量原本囤积的炮。…

不要小看了黎尚的这个同学吴克仁,在王庚前世,黎尚只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中默默闻的学员,毕业后也泯然众人而已,而保定第5期毕业生中,傅作义和吴克仁都属于混的风生水起的家伙。

吴克仁后来的发展虽然远不能和傅作义比,但比起其他几百个保定期的毕业生来说,保定5期炮兵科91名毕业生中排第一名毕业的吴克仁绝对算是员名将,而且,在王庚前世,这厮毕业后就是加入了徐树铮组织的皖系边防军,随着直皖大战皖系败北,边防军被奉系收编,吴克仁同学从此成了奉系的一员。

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三道湾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入乡塾受启蒙教育,民国成立后入县城高小和中学肄业。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三省境内爆发,**的清zh色ngfu却宣布所谓“局外中立”,任凭日俄侵略者的铁蹄,把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践踏成了一个庞大的瓦砾场。

吴克仁的童年正是在这种外敌入侵兵连祸结的惨景中度过的,他和他同时代的万千热血男儿一样,自幼便在心灵深处扎下了痛恨侵略者的种子,立志长大成才报效国家。最初他曾在家乡读私塾,后在亲友帮助下入县小学和中学读书,由于战乱不断,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父母力供他上完中学便中途辍学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