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当攻穿成农家媳晋江 > 第110节(第2页)

第110节(第2页)

&esp;&esp;“嗯。”沈家河对此是乐见其成,近两年没见,多相处有益于培养感情,“快回吧,睡一觉醒来正好能赶上午饭。”

&esp;&esp;“那我走了,这里就交给你,一些零碎的东西你看着办,多给点少给点都无所谓。”方天林随口交代了一句,便离开不再管。荒谷又不是离了他就无法运转,他离开半年多,还不是被沈家河管理得很好?他放手得很干脆。

&esp;&esp;回到临时住所,方天林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将连日来沾染的脏污全都去除。总算回到荒谷,即便只是暂时住处,他依然身心格外放松,没过一会,便沉沉睡去。

&esp;&esp;这里是方天林的家,在家里要还是睡不安稳,恐怕也没地方能让他安睡。

&esp;&esp;关成有任务在身,休息两天后,便带着一批军粮启程,方天林派人帮他把粮食送到山口,之后的路程便不归他管。至于沈家出借的马匹,一部分瞧着好的,苏老应该会花钱买下,其余将全都送到燕州城沈家驻地,由丁管事接收后进行安排。

&esp;&esp;“方老爷,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关成跟方天林打了声招呼,立刻带着已经装载好的粮食踏上回程。

&esp;&esp;方天林目送他们离去,之后走上另一条道,带着护卫们直奔林山县城县衙。他手上还留了些银子,就是要用在这个时候。

&esp;&esp;“大人,收到下面人回报,在荒谷落户的那个沈家方老爷,过来买入山口小青山一带,包括荒地在内的一大片山林土地,您看是卖还是不卖?”幕僚丁仲秋问道。

&esp;&esp;“是他?我还有印象,原还想着他会有什么大动静,结果一年过去,除了进了一两次城买卖货物之外,其他竟然什么都没做,这次总算有行动了。”莫知县起身,背着手在堂前来回踱步,“给他一些优惠,其他一切照着章程走,吩咐下去,不要明着说,但得透露出我们有意同他交好的意思,做好事岂能不留名?让他们注意着点态度,可别弄巧成拙。”

&esp;&esp;沈家是一个突破口,莫知县自问能不能从当地士绅中多抠出一点权力,就指望他了,希望沈家不要让他失望。

&esp;&esp;丁仲秋立即将莫知县的指示传达下去,等办完这些,回到大堂内,他不无担忧地说道:“大人,这个沈家我们能把控得住?几天前不是有队兵丁进入林山县吗?我着人打听了下,似乎是过来运送军粮,合作对象貌似就是这个沈家。”

&esp;&esp;莫知县眉头一皱:“军队的事情,事关机密,我们最好不要过问,你派去的人没露出马脚?”

&esp;&esp;“大人,这事我知道轻重,那队兵丁并没有隐藏任务目标,不光我们知道,想来只要关注此事的人,都会陆续得到消息,不过早晚而已。据探子打听回来的最新消息,目前他们已经带着粮食从城南绕道而过。运粮队伍不小,怎么瞒也瞒不住,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光明正大让人知道他们送的是军粮,也好让屑小却步,回程能少许多麻烦。”

&esp;&esp;“刚到的消息?说详细些,我听听。”

&esp;&esp;“运送军粮一事,干系重大,我们的人并不敢过于靠近,免得被人拿住格杀勿论。也就之前他们在小青山口驻扎,才透出一些消息,衙役只远远看到运粮队马车缓缓驶过,队伍排了老长一条,等人过去后,看车轴印痕,可以判断出负重很大,估计每辆马车基本都装满了粮食。”

&esp;&esp;“等等,这些粮食哪来的?”

&esp;&esp;“沈家所出。”

&esp;&esp;“一年时间,荒谷能产出这么多粮食?”莫知县额中间形成一个“川”字。荒谷虽然偏远,但和其他深山谷地不同,荒谷大致勘测过,即便只是粗略测量,外加他给予了一些便利,田亩数删删减减只有一千多亩,跟实际出入会比较大,但顶天了也不会超过三千亩。

&esp;&esp;沈家人自己也要吃喝,还有一帮子佃户下人要养,再说那都是荒地,垦荒需要人手,荒地

&esp;&esp;像林山县这样的偏远地方,人少地多,大量良田都掌在地方豪强手上,百姓不是不能开荒田,只是离村落都较远。这样的地方,远离人烟,多半已经可以算作荒郊野外,出行不便不说,还有一定危险性,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离群索居。

&esp;&esp;小青山口一带是进入荒谷的必经之地,倒也不是不能从其他地方进,只是这么一来,就得绕很远的道。

&esp;&esp;方天林也没想过要把所有入口都封死,这不现实,至少短期内是如此,但小青山口还是掌握在沈家手里为好,省得等沈家发展起来后,到时候有人将小青山口封住,沈家连出个山都得拐七拐八,借道其他村落,这太过受制于人,不是方天林愿意看到的。

&esp;&esp;小青山口并不靠近村庄,那里一片荒芜,只偶尔有人在附近劳作时,上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点山货,不过也只在外围逗留,一般农人都不会深入。

&esp;&esp;方天林请有经验的老农看过,这附近土地不算贫瘠,却也不是什么良田,开垦之后顶天也就达到中等田的水准,估计下等田中等田五五开的样子,也难怪这一片地方没人买。在有众多选择的情况下,这样的田庄经营起来确实不太划算。

&esp;&esp;方天林看中的也不是这些,买田买山林只是附带,先把这块地方划入名下,没了掣肘之后,以后想干点什么都成。反正山林税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山脚下那些荒田,即便县衙不给任何优惠,走正常程序,也能免税个两三年,在那之后才会开始逐渐加税赋,直到跟熟田税收持平为止。

&esp;&esp;就整个靖朝而言,依旧是地多人少,富裕的南方一带还好说,田地大都开垦完毕,荒地很少,其他地方可就不见得,西部北部都有成片地方无人问津,如此之下,朝廷自是鼓励大家积极垦荒。无奈生产力低下,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太大改善,就是给百姓田地,他们都顾不过来,别忘了可还有田税在那等着,即便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esp;&esp;方天林不是第一次见莫知县,对于他的出现倒是没太过惊讶。不过莫知县跟他随意寒暄了几句,便再没开口,一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他们办事,这么反常的行为,方天林就是想无视都难。

&esp;&esp;荒地不值钱,但在县衙造册入籍,数目一大,也颇为可观。这还只是对于方天林而言,对县衙来说,那就是平白多出一笔他们都能受益的钱。

&esp;&esp;林山县地处偏远,天高皇帝远,上缴国库的赋税极为有限,县衙官吏油水就来自于余下那部分。可惜,这里逃税漏税非常严重,不说地主乡绅,就是平民百姓,都有瞒报谎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