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赵长僖用力点头,随即又摇头,“二哥,听到王子仁这个名字时,当时,我真的都不想再救十九郎了,我只想,能用个什么法子,快些让十九郎死了,也好过……好过……”他再打了个寒战,“落在王子仁的手上。”
马骅不懂何以一提到“王子仁”,几人就立刻全丧魂失魄的,赵长佑、赵长僖倒也罢了,可就连宁致远,眼中竟也充满了惊惧骇怕,不禁问王子仁是什么人。
“人?他……根本就不是人!”赵长佑嗓音嘶哑,“他是个鬼!恶鬼!魔鬼!一个早已泯灭了人性,只以折磨凌辱人,把他人极端的痛苦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享受的畜生!一个上天根本就不该生他出来的恶魔!”
三十年前,王子仁虽只是京城刑部里一个小小刑吏,可当时,无论多坚强硬气的人,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没有不害怕发抖的。他对囚犯幽囚拷掠,残忍狠辣,五毒备至,穷极酷惨,他用过的那些酷刑,自有天地以来,闻所未闻,更无人得见。只因无论何人,只要瞧见一眼他行刑时的情形,或是他所用的刑具,无不马上癫狂发疯,甚至有人因不能承受自己所看到、听到的那些而当场自尽,以求解脱。
是以,他摧残过的人虽多,但竟无人知道他用过、动过些什么酷刑。而后来,他莫名失踪以后,也没人愿再提起他和他所做下的那些令人发指的恶事。所以不到半年工夫,他的名字就消逝了。这么多年来,早就没人记得世上曾有过这么个人。世人还都以为,他早就死了,被那些被他折磨致死的一个人中的家人寻仇,设法杀了。
“唉!三十年了,我还以为,他早就遭了天谴,烂在哪个山沟里了呢,可谁能想得到,今天,他居然又会现身!”
宁致远心存一丝侥幸:“王子仁已经失踪了三十多年,这次他们找到的,是不是真的他,也还难说。”
赵长僖呆滞以应:“才听见这个消息时,我也和宁少掌门想的一样。可当我听到,派去找王子仁的那个人在回京复命的第二天就自杀了,我就相信,王子仁没死,他不但还活着,而且已在连夜赶往京城,要来对十九郎,施用那些惨绝人寰的酷刑!”
“王爷怎么这般肯定,这个人就一定是王子仁?”
赵长僖道:“因为那个自杀的人在临死前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他,不是人,是个鬼!一个灰色的魔鬼!”’
宁致远徐徐吐气:“王子仁三十年前的外号,就是‘灰魔’,只不过,三十年的时光,已使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外号!”
赵长佑心痛如绞:“十九郎要真落到这个恶魔手中,那还真不如死了的好!我……”他拼命揪扯头发,仿佛这样能减轻一点心中的焦虑和痛苦,“现在我也不想救十九郎了,只要能想个什么法子,立刻杀了他,或设法告诉他,王子仁要来了,让他赶快自杀……”显然他已心神大乱:若真能杀了赵长安,或是派人给他递信,那岂不是就已经知道他的下落了?既知下落,那岂有不尽心竭力,救他出来的道理?
看看已方寸大乱的弟兄俩,宁致远叹了口无声的气: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指的就是此刻的这种情形吧?可就这样发怔有何益处?若再不振作,那三弟可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自己要先稳住,这样才能筹划出一条救人的法子来。于是他沉声安慰大家:事情还没糟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法子总还是有的。“虽然一时救不出三弟,可我们却能阻止王子仁进京,使他见不到三弟。既见不到三弟,那他当然也就不可能折磨三弟了。”
“可……”赵长佑茫然,不知要如何才能阻止王子仁与赵长安会面。
“杀了他!”马骅咬牙,“只要赶在他见到太子殿下之前杀了他,那他就永远也见不到太子殿下了!”赵长佑、赵长僖精神一振:对呀,这个好法子,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唉,这可真是俗话说的“关心则乱”了。
当下宁致远与二王告辞,他和马骅、朱承岱、张涵要马上赶回城去,号令所有的武林人士,一同搜寻王子仁;再令四海会弟子暗地里守紧东京的十二座城门,凡年纪六十到八十岁的老头儿,全设法截住,带到僻静处查问明白。只要一确定是王子仁,马上杀掉!
“这样大动干戈地搞,岂不是会惊动那狗和王子仁?没一个人清楚王子仁长得什么样,和他的相关情形,宁贤弟,你不怕……”赵长佑踟躇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杀错了人?”
“这……”半晌,宁致远方道,“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了。不过,天佑善人,我想,三弟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上天总也该开开眼,护佑他一次吧?”一听这种毫无把握的话,赵长佑、赵长僖均觉泄气,但事到如今又没有更好的法子可想,也只得把所有的希冀都放在他身上了。
赵长佑唤住已起身就要告辞的宁致远:“宁贤弟,今夜一别,此生可能再无相见的日子了。”他从怀中掏出一张薄薄的纸,递给他,“这点东西,请宁贤弟收下,它是我兄弟及朝中几位亲贵大臣的一点心意。你要杀王子仁,要救十九郎,事情既烦难,花费也不会少,只望这点银两能帮上你的一点儿忙。”宁致远展开一看,吓了一大跳:这哪是一点儿银两,竟是一笔巨金,上以工楷书就“足金三百万两整”,还有极精致的花押。
赵长佑道:“凭此,宁贤弟可在我大宋境内的任何一家银楼提现。”
“不,这我不能收!”宁致远一愕之下,立刻就将银票退回去,“二哥,十一弟,不是我矫情,三弟也是我的兄弟,救他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自家人救自家人,怎么能提钱?这笔巨金,我不能收!”
赵长佑挡住他的手,温和但却坚决地道:“十九郎是你的亲兄弟,也是我们的亲兄弟,这张银票你必须收下。有朝一日,十九郎得脱樊篱,那你将用剩的银两转交给他,做他后半生度日的花费,也是一样。”既是赵长安的,宁致远就不能再推辞了,于是他先代赵长安收下。
分别在即,众人均依依不舍。宁致远问二王今后有何打算。赵长佑望了望黑黝黝没有一丝光亮的庭院,一阵风过,吹得众人头顶上的枝叶稀里哗啦一阵繁响,衰飒的风声,更增添了深夜的荒凉和寂寥。赵长佑眼望东京方向,打了个寒战:“我和十一弟,早就看透了这铺天荣华、盖地富贵后藏着掖着的那些个东西了。现被削去王爵封号,家产抄没,贬作庶人,倒正合心意。现我只想和十一弟及家眷一道,远避喧嚣,去觅一个清幽无人的去处,诗书耕读,清风明月地度日,永不再涉足这凡尘中的纷扰。”
听了这番肺腑之言,宁致远、马骅等人均侧侧然。宁致远忍泪强笑:“二哥,十一弟,你们这种神仙日子,真正要羡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等异日救出三弟,干脆我就陪着他,来找二哥、十一弟你们。这种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光你们两个人过怎么成?只有过的人多了,那才开心!我的这种打算,二哥以为对不对?”
赵长佑、赵长僖笑着,脸上却流下了眼泪,紧紧握住他的手。赵长佑郑重答应:“好!好兄弟,我们现在就说定了,我们一安顿好,就马上派人来告知我们的住处,我们等着,等着你和十九郎来和我们同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