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徐紫川催促,宋氏就开始讲述那段往事。
因为已经有十几年没说过话了,对说话这件事,宋氏已经很生疏。
所以她说话的语速很慢,说话的声音也很沙哑。
而用这样的语速和声音讲述那些惨烈的往事,竟意外的合适。
众人很认真的听宋氏讲述,生怕错过哪怕一点儿的细节。
屋内安静异常,除了宋氏的声音,便是众人尽量放轻的呼吸声。
其实,当年忠勇侯府那桩冤案,并没有让人听后觉得很离奇的部分。
它就是一桩与大部分冤案一样的很普通的冤案。
若从宋氏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桩由背主忘恩而引发的冤案。
成王与先帝,与樊太后不睦已久,也积怨已久。
成王之所以记恨先帝,是因为他觉得先帝抢了本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还有帝王之位。
至于成王为何那般记恨太后,那理由就太多了。
兴许是因为当年太后还不是太后,甚至还不是太子妃,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臣女时,就敢当众与他叫板,并且还羞辱于他。
结果,樊太后不但没有受到恐怖的惩罚,还因此一飞冲天。
这就是那桩已经成为典故,如今还被众人津津乐道的在秋猎围场上发生的事。
成王虽然未必是因为这件事而深恨樊太后,但这件事绝对是后来成王与樊太后关系极度恶化的导火索。
成王与樊太后因为这件事结下了梁子,而时间的流逝并未能淡化两人之间的矛盾。
樊太后不断的给成王下绊子,用尽手段的打压成王。
而成王也绞尽脑汁的不停找樊太后麻烦,就是不想叫樊太后痛快好过。
樊太后恨死了成王,恨不能将成王千刀万剐。
但她的公公,已故的盈帝在驾崩之前曾留下遗愿,叫先帝保证,若来日成王因一时糊涂犯下大错,也请先帝念及手足之情,饶成王一命。
樊太后晓得先帝是个孝子,尽管先帝只是口头承诺了盈帝,但先帝一定会谨守诺言,无论成王做出怎样不知分寸,甚至挑战帝王权威的事,先帝都会原谅他,护着他。
樊太后就算再容不下成王,也无法在先帝的眼皮子地下对成王不利。
樊太后想杀成王,成王更想杀樊太后。
就算樊太后是先帝心尖上的人,就算樊太后是个谨慎且极端狡猾的女人,就算樊太后无比难杀,但他总要杀杀试试。
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成王决定毒杀樊太后。
至于成王为何要将毒杀当朝皇后的罪名诬陷在楚贵妃身上,自然是因为樊太后与楚贵妃不睦已久,且两人不睦的事人尽皆知,并不是秘密。
楚贵妃有动机,也有能力做出这件事。
再有就是,成王与忠勇侯早年曾有过一些过节,这也是他选择由楚贵妃来背这个黑锅的缘由之一。
听说成王与忠勇侯曾有过节,卫泱细细思量了一下,发觉朝中与成王有过过节的人还真不少。
成王为何会与那么多人有过节呢?这全怪成王平日里太过目中无人,行事也太嚣张跋扈。
算起来除了卫氏宗室的人,除了成王一手栽培的那些狗,朝中似乎真的没有人待见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