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此,指着叶星说道:“你先说!”
如今朱棣让叶星先说,叶星自然也就不会推辞了,叶星拱手说道:“回皇上,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纪纲的大寿,我等一众官员前去祝寿,可是谁曾想,酒至半途,一个参军叫李师承的人突然中毒身亡了,如今尸体还停留在纪府,我们两人前来,是想请皇上示下,该如何处理此事?”
朱棣听完之后,不假思索的说道:“这还用问嘛,当然是派人调查啦!”
叶星连忙跪下,道:“皇上,事情就难在这里了,因为命案是发生是纪纲纪大人府上的,所以我觉得由我来调查最合适不过了,可纪大人却非得要自己调查,微臣觉得这样不妥,可纪大人坚持如此,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来请皇上定夺。”
叶星句句之中,都有贬谪纪纲的意思,而且侧重多说了好几个命案发生在纪府,按照正常的思维,命案发生的地方,那个地方的人多半是有纠葛的,而命案发生在纪府,那么纪纲与这个命案可能有牵连,叶星如此对朱棣进行心理暗示,朱棣明白之后,也就自然不会让纪纲插手了。
不过叶星刚说完,纪纲就马上跪下辩解道:“皇上,那李师承大人死在我的府邸,微臣是有责任查出凶手的啊,不然怎么还我纪府的清白呢,还请皇上将此事交由微臣调查,微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对于一桩命案,想来还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这下可把朱棣给难住了,本来嘛,他是偏袒叶星的,可锦衣卫是自己的亲军,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军查案,传扬出去,那几万锦衣卫会怎么看待自己,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这个皇上根本就不信任他们?
他们值不值得信任是另外一回事,可作为皇上,他却不能够让那些锦衣卫寒了心,认为他不信任他们。
帝王有帝王的难处,他们往往考虑的太多了。
叶星见朱棣犹豫不决,心中便有了不好的预感,本来,朱棣对纪纲就很怀疑,如今纪府发生命案,按理说朱棣应该排斥纪纲调查此事才对,可如今朱棣犹豫了,那就是他很为难。
许久,朱棣望着叶星和纪纲说道:“这件事情让朕很难抉择,我看要不这样吧,你们两人分头调查此案,朕也想看看是朕的锦衣卫办事利索,还是天下行走大明王断案如神,两人觉得如何?”
如今皇上都这样说了,叶星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点头赞同。
离开皇宫之后,叶星和纪纲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如今他们两人一同调查此案,恐怕谁都会觉得对方碍脚,可如今他们也没有一点办法。
惊雷响了三下,可雨却一直未下,不知道这雨是否能够下来。
再次回到了纪府,纪府中有些吵闹,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熙已经回去了,如今留在府里的只是他们的下人和那一众官员,他们见叶星和纪纲回来了,连忙迎上去相询,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叶星将皇上的意思给大家说了一遍,随后让几名衙役把尸体抬到了大理寺,叶星这样做合乎礼制,所以纪纲并未多说什么,而后,叶星对那个何中俞说道:“我想知道当时的事情,所以还请何大人将当时的事情仔细的说上一遍。”
何中俞望了一眼叶星,随后点头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参军李师承与我是多年朋友,只是他一直在边关,我一直在朝堂,如今在纪大人的寿宴上相见,于是便想着交谈两句,喝杯酒,可谁知我刚端酒走来,李大人刚站起来,他便突然跌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这个时候,其他的客人也都点头表示,事情的确如此,这李师承刚起身,便突然倒地身亡了,那杯酒甚至还没有沾嘴,就这么死了。
事情发生的好奇怪,叶星微微点头,随后便再没有问什么,而这个时候,纪纲已经让所有的客人登基一下姓名已经当时的座位。
见纪纲如此,叶星感觉很奇怪,他本以为纪纲非得调查这件事情有什么目的,可如今他所做的事情,正是叶星想做的事情,难道纪纲真的想调查清楚此事?
就在叶星疑惑不解的时候,天空一声惊雷,雨哗啦啦的下了起来。
第875章 太子的来访
第875章太子的来访。
秋雨下的猛烈时,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雨不停,纪府已经冷清了下来,叶星等人向纪纲要了一份客人名字已经当时座位的备份之后,便撑着雨伞,离开了纪府。
从纪府到中山王府,是有一段路程的,他们不可能在这么大的雨里走回去,所以离开纪府之后,他们便找了一家客栈坐下休息,并且讨论一下案情。
客栈此时并没有多少人,不过在屋檐下却有几个因为雨大不能够继续赶路的路人,他们躲在屋檐下,却也不肯进客栈,叶星打量了他们一眼,他们的衣衫有些破烂,想来是不敢进客栈。
叶星几人进入客栈之后,在一个靠窗的桌子旁坐下,随后让客栈的店小二给他们上了一壶清茶,茶虽不香,但却清冽的很,品着这样的茶,望着窗外的雨景,可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只是这种惬意很快被狄小杰满脑子的疑惑给打破了,他望着叶星问道:“叶大哥,这件案子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