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圣踪同人文 > 第187部分(第1页)

第187部分(第1页)

不要说法门万千,其实纵使修行同一种法诀,每个人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会出现成就不等,精进不一等等情形。所谓法诀,亦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其中的每一步、每一法,究竟每个人能领悟多少,做得几分,却也是完全不同的。”

陆正听到此,若有所悟的点点头,不要说修行法诀了,即便是扫地浇花,也是有的人扫得干净,有的人怎么都是乱扫一通。这是老师李仪讲解过无疑行的一种,行而无疑,就当尽心而行,扫地就得好好扫地,有一处没有扫到就不算是扫地。当时陆正深受震动,因此他做每件事都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也是在日月庐中养成的习惯。

白衣人又道:“所以为何修行人最重师传,因为法诀是死的,修行之人虽能照之修炼,但是不明之处如何领悟、变化之时如何保任、度劫之时如何应对,都是需要师父或指点关窍,或在旁守护,方能一一安然度过。

当然师父和师父也有区别,有的师父眼明心明,对徒弟的修行境界,心性天赋等等都了如指掌,常常能够知道徒弟会在哪一步出问题,能够提前的想好应对的办法,让徒弟安然度过关口。而有的师父,虽然自己修行有成,却未必擅长教授弟子,一不知徒弟之情实,二不明修行之道本末,只是一味呵斥,百般督促,天资高、根器大的徒弟或者还能侥幸自悟自成,若是一般之人,往往被师父所误,修行便会入偏差。所以,你知道修行之道有多难了吧!”

陆正下意识点了点头,才想起白衣人却是在玉佩中,刚才这一番话,可谓是点破了许多修行的关窍,让他顿时明白了许多的事情,心中有一种恍然之感,道:“前辈,你的话我明白了,意思是所谓的修行,不在法诀,而在自我,修行之道,就在我之所为之中。每个修行之人,都该有自己的道!”

白衣人笑道:“真是孺子可教!”

陆正道:“前辈,那您为什么说心儿修行出了问题呢,难道她的师父也没看出来吗?我昨晚听她说,她师父可是堂堂的雷宗掌门,修为已经到了知天境呢?难道他也看不出心儿修行的问题,竟然毫无所觉吗?”

白衣人道:“你可知道修行劫和神通劫吗?”

这个问题之前叶小秋也问过他,想不到白衣人又来问他,此时陆正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便道:“境界解脱之劫就是修行劫,历此劫数得解脱之境,其数有六,分为身、心、道、命、天以及脱天六重;而神通成就之劫是神通劫。历此劫数得证神通法术,其数无算,因法诀不同而有差别。前辈,我这样说对吗?”

白衣人道:“你说的一点不错。那我来问你,为何修行劫数为六重,而神通劫数无数?”

陆正一愣:“这我可从来没想过?”

白衣人呵呵一笑道:“修行界之中,又将修行劫称为心劫,将神通劫称为身劫。此处所谓心。以自证何为我而言,所谓身,以何为我所行而言。你的修行已经是知心大成,修行至此,已经可以跟你谈谈这个我字了,人间凡人好谈自我,其实修行不到这一步,身心不合,形神不安,是谈不了自我的。而之所以这个小女娃的修行有问题。就是出在了这个我字!”

陆正:“前辈您的意思是心儿的身心不合,形神不安吗?但是她分明已经到了知道小成的境界了啊,难道是如前辈您之前所说,劫数一直存在吗?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心儿的修为境界岂不是应该会退转,怎么反而还会进步呢?雷宗宗主还说她不久将来就能知道大成,修成雷身呢?”

白衣人道:“我是说她的这个‘我’字出了问题,可没说这个问题会导致修行退转啊,修行之道,千变万化。其中种种魔邪之境,不可言说。你刚才说雷宗宗主惊百里是知天境的修为怎么会看不出这小女娃的问题,我告诉你,别说知天境。就是到了脱天境,也未必看得出!你没听过一句话吗,知天容易知人难!

你听好了,这小女娃根本不适合修炼御雷诀,修行这个法诀要的是心性刚烈,方能勇猛精进。一举一动,如雷行电闪,浩然其威。但这小女娃优柔内蕴,与御雷诀所要求的心性大相违背,但天资聪颖,必然能修到知天境界。但是我告诉你,在知天之前,她一切无事,但知天之后,若非渡劫失败而亡,那她极有可能就会发疯发狂而死!”

陆正听得如此,脸色大变,大声道:“前辈,有一个问题你几次三番都没有回答我,虽然我还有心想从你那儿探听我的生身来处,我的父母是谁?但是这次关系到心儿,我对您实在太不够了解,不能听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您必须回答我,您到底是谁?否则的话,我不敢再相信您的话,以后再也不听您的话,更不会做您的徒弟。”

白衣人咦了一声,道:“你这人倒是奇怪,我干嘛要你来听我的话,我又什么时候说过要你做我的徒弟了?”

陆正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语,正如刚才前辈您说的,知天容易知人为难,也许我猜测您的用心错了,但是话已出口,不管怎么样,前辈您今天必须告诉我您是谁?”

白衣人呵呵一笑:“如果我不说呢?”

陆正一听,从怀中掏出玉佩一扯,扯断了拴住玉佩的绳子,将玉佩捏在手里,将一身法力运转于手心,道:“那我就只好捏碎这块玉佩了!”

白衣人一听,却并不生气,反而饶有趣味的道:“你要捏碎这块玉佩?哈哈,实话告诉你吧,这块玉佩乃是一件法器,更是一件身心合炼之器。你不知道什么叫身心合炼之器对吧,我告诉你捏碎玉佩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不仅我会消散在这天地之间,还有你也一样会爆体而亡!这样一来,不仅你自己要死,更丧失了一个救这个小女娃的大好机会,你到底信不信我!”

陆正一呆,捏着玉佩的手一紧,一时间,不知道是信这个陌生的白衣人也好,还是不信他好,日月庐中老师李仪殷殷告诫无疑之行,此时陆正却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未完待续。)

PS:  迟到迟到,就跟小时候上学迟到的感觉一样,惭愧!

第六十八章 拜为师

何为无疑之行?并非是要完全了解自身所处的局面才能有无疑之行,人在天地之间,常处于各种迷惑之中,往往不能了解外在的变化所意味着什么,这时候怎么样做才是无疑之行呢?

陆正行求无疑,是来自李仪的教诲和训诫。然而退一步说,人为什么要有无疑之行呢?难道不可以就任由自己在疑惑之中漂泊呢?天地之间,福而祸,祸而福,又有谁能说的清楚真正的行事之道呢?

即如现在,这个玉佩之中莫名出现的白衣人,他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玉佩之中?对自己究竟有着什么样子的目的?面对这种种疑问,陆正当然曾经有过无数的想法。最后仔细推敲,自己对他有一种奇怪的熟悉之感,直觉上感觉这白衣人并没有什么恶意,而且几次言语之中对自己颇有指点,因此暗暗觉得他有收自己为弟子的目的。所以他刚才说起风琳的修行问题,从修行之本开始谈起,极有可能也是借题发挥罢了,用意应该就是为了指点自己。

若是换一种情形,陆正自然可以和白衣人慢慢商谈,增进彼此的了解,然后再探明对方的真实意图。但白衣人说出心儿修到知天境必然会出现非死即疯之语,一下子戳到了他的命门死穴,陆正惊怒之下,自然让他无法再相信这个人,不仅是不敢信,而且更是不愿信。

白衣人说完那些话之后再也不出声,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架势,情形一时陷入了僵局,陆正捏着玉佩有些进退两难,心中暗暗思量,白衣人说心儿的事是真的吗?他说这玉佩是什么身心合炼之器,捏碎了之后自己也会死,看来他极有可能是知道这块玉佩的来历,看来他真有可能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人。

心里转过无数的念头,陆正仔细权衡。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收了法力,将玉佩托在了手心,诚恳道:“前辈。是晚辈太冲动了,但是前辈迟迟不肯表明身份,又说出如此惊人之语,让晚辈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白衣人却没有趁机端架子,依旧是如之前一样平和。道:“呵呵,关心则乱,这我当然明白。若不是如此,我也不会拿这件事来挑动你的心情了。”

陆正一惊,敢情白衣人这样做竟然是故意的,居然还直言不讳的告诉了他。陆正忍不住埋怨道:“前辈这样做,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白衣人笑道:“你这人呐,刚才不还挺聪明的吗,怎么这一回又变笨了吗?你不是已经猜到了我要收你当徒弟了吗?我见到你对这女娃娃如此情深,当然得好好测一测。知道她对你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了。刚才不是说了,心明眼明的师父会知道徒弟的方方面面,因为一切事情都对修行有影响。难道我看起来不像是个高明的师父吗?”

这个说法听着倒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白衣人绕了半天,果然还是如自己所猜测的一样,是要收自己为徒,陆正此时对他已是全无好感,没好气的道:“那您倒是测出来了吗?影响有多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