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宋观潮没能理解曾黎做出的选择。
不是他笨。
相反,他不笨。
而且他相信,吴蔷薇和曲相如,也倾向于让自己选择朱江区,而不是通池区。
可偏偏曾黎给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曾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没有任何潜力的通池区。
要不是知道她喜欢自己,宋观潮都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在故意坑自己。
“为什么?”
“因为通池区穷。”
“……”这叫什么理由?
宋观潮放弃通池区,就是因为穷。
可曾黎让他选择通池区的理由,也同样是因为穷。
他难以理解。
曾黎道:“朱江区经济好,起点太高。你很难在朱江区取得卓有成效的政绩。”
“通池区刚好相反,这个区域经济差,而且还是老城区,可以让你大展拳脚。”
宋观潮明白她的意思了。
可问题是,他上哪儿去拉动通池区的经济?
招商引资,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就是郑碧辉,在陵江待了这么几年,也没能引来一个像样的项目。
高铁项目和丰门楼的项目,前者是民生项目,根本不算。
后者民改商,那还是卢书记在的时候改的,而且严格说起来,那只是卖地,根本算不上招商引资。
真正的招商引资,是拉来外地,甚至是国外的公司,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给予政策支持,扶持本地企业,扶持微小企业和创业者。
但这种扶持,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才能见到起效。
这不是一个区长能做到的,必须得举全市之力才有可能。
可国内官场的制度,注定难以完成。
因为地级市的一二把手,一般就是担任两年左右,任期不满就会继续调往别的城市。
所以大多数的一二把手,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追求短平快的政绩,根本耐不下性子去扶持见效慢的微小企业。
很多城市,前一任领导的城市规划蓝图,要求往东发展。
可能到了下一任领导的时候,就会要求放弃之前的规划,要求往西发展。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这种大环境下,宋观潮短时间想要把通池区的经济拉上来,几乎不可能。
曾黎的选择,看似是给他提供一个大平台,实际上,没有公司愿意来这个经济欠发达区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