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史子之策,的确利国利民,也对官府的负担很小,但毕竟还是有负担,秦史子未曾去过地方郡县,对地方郡县了解不多,那些闾左非是循规蹈矩之人,想他们正常入厕非是易事。”
“咸阳为大秦国都,民风高出地方不少。”
“而在地方,随地便溺早已成了常事,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更不会有任何羞耻之感,想要强行规范,非是朝夕能改变的,这需得官府花大力,但地方眼下不适合有动作。”
“我会向陛下进谏。”
“但只是向陛下建议修建公厕,并不会建议让官府参与其中,更不会建议陛下直接颁布法令,只有等地方对公厕习惯,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一些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律法不可轻动,更不能操之过急。”
“至于秦史子所言,让商人来修建,我可以向上进言,至于结果如何,一切当由陛下决断。”
闻言。
秦落衡面色一喜。
恭声道:
“多谢大田令相助。”
“前面的确是小子欠考虑了。”
“只想着解决粪肥之法,却是没考虑到地方实情,多谢大田令的耐心解惑,小子实在感激不尽。”
“这是我委托令史俭帮忙制作的公厕标准,还请大田令帮忙一并呈上。”
郑国点点头。
郑如也是连忙伸手接过。
见状。
秦落衡也道:“天色不晚了,小子先行告退了。”
秦落衡离开了。
室内。
郑国和郑如父子相向而坐。
郑如叹道:
“阿翁所言极是。”
“我确实不如这位史子。”
“他的确考虑的比我更加深远。”
郑国摇头道:
“我也小看了他。”
“他出身微末,但眼界属实不凡,竟能一眼看出大秦现有的户籍制度,还能将其归纳的如此准确,即便是我也略有心惊。”
“我对他的事迹有过一些了解。”
“本以为已经高看他不少,但方才一番对话,也是察觉到,这小子志向很高,恐不下凌云,日后进入官场,有通武侯的提携,加上陛下的好感,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入朝堂了。”
“世上代有才人出啊!”
郑如苦笑一声,也只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