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琵琶 三六 > 分章完结阅读53(第2页)

分章完结阅读53(第2页)

曹二虎惊道:“许爷,您这是干吗?要不了这么多。”

许俊道:

“拿著!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再说请人帮忙也不能刻薄人家,你放句话,只要是打听到消息,我另外再送赤金五十两。”

这个赏额太厚了,立刻使人心动,所以有不少的人自告奋勇去探访消息了。

果然人多好做事,而且许俊的研判也很正确,沿途没消息,很可能她们在途中遇惊,折入岔道去再出事,路上的人自然不知道了。

有人在一条通向岔路的小村落中,找到了那辆车,也找到了那个老头儿。

他是被人救起来的,背上腿上都是刀伤,流血过多,奄奄一息,足足昏迷了七天,这才刚刚苏醒过来。

韩宏跟许俊忙赶了去,那老头儿勉强能开口,才断断续续地说出经过。

那天他们回长安,忽见前面尘头大起,却是一队胡儿的骑兵过来,老头儿知道最近这些胡人很不守规矩,怕有意外,忙把车子折入岔道,那知胡儿竟然也追了上来,在村外拦住他们,看见车中的两个女子,立刻就要抢了走,老头儿上去拉扯,竟被他们砍了几刀。

老头儿命大侥幸没死,被村中人救了起来,但是柳青儿跟玉芹被那一队抢去,则不得而知,长安城中的胡人太多,而且差不多都有抢掠妇女的习惯,这是他们塞上的风俗,打了胜仗後,败方一切的物资都是战利品,包括妇女在内,他们不要土地,因为胡人是没有领土观念的。

他们大部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畜牧以为生,并没有固定的领域,在每一片广大的草原上,聚居著很多的部族。一个部族又分为许多支族,一个支族又包含著若于家族,乃形成一个奇怪的国度。

在长安城中,聚集了几十个胡族的王公,从这麽多的胡族王公中要去找出是谁劫走柳青儿,那实是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

因为大海捞针,只要找到针的所在,总还有办法可想的,但现在就算知道是那一个劫去了柳青儿,想把人找回来,恐怕还是万分困难。

这些胡儿天不怕地不怕,他们以胜利老自居,因为是皇帝老官儿向他们借兵来退贼,现在把贼人打退了,他们得些战利酬劳是理所当然的事。

总算他们对皇帝老官儿还懂得一点做客人的本份,没抢到宫里去,抢几个民女玩玩,皇帝也无法千涉。

因此韩宏打听到消息,好像跌进冰窖一般,全身都凉了。

许俊则是既愤怒又著急,连声骂道:

“不长眼的胡狗!居然欺负到我们弟兄头上来了。大哥,没关系,知道有著落就好,人被他们抢去了还算好,只要不被他们杀死,兄弟一定能把大嫂救回来的。”

这一说倒是又唤起了韩宏的生趣与希望,他记起了老师太的话,说他与柳青儿的婚姻该当有一次大劫,老师太也曾隐约地劝过他,教他看开些,说女人的名节是内心重於形体的,只要真情不移,便算是全贞了。又说红颜多薄命,佳人易遭鬼神之妒,柳青儿不幸生为绝色红颜,偏又是个明慧佳人,所以她的命运中多劫难,也唯有以不变的真情,才能度过劫难,相偕白首。

韩宏当时也表示了说他自风尘中娶得柳青儿,是爱她这个人、这份情,以前都不计较她的职业,以後自然也不会计较她在无奈时的遭遇。

而且,他还再三郑重叮咛柳青儿——为他珍重此生。要她不管遭遇到什麽,都必须要活著。

人活著才有希望。

那时主要是怕被安禄山的人搜到了,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出在胜利还京之後。

不管怎麽说,柳青儿总算是听从了自己的要求,没有轻生,含屈地活下去。

在老头儿的叙述中,韩宏听说了当时的经过。追兵渐近时,倒是玉芹急得用剪刀自杀,还是柳青儿把她拉住了,劝她说:

“傻丫头!求死是很容易的,但我们这样一死,抛下爷一个人,岂不是害苦了他。咬紧牙关活下去,活到爷回来,总有办法会救我们回去的。”

玉芹哭著道:“那时我们还能去伺候爷吗?”

柳青儿道:“为什麽不能?你应该知道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是从平康里巷出来的,爷对我们何尝有半点轻视?只要我们的心是乾净的、庄严的,身体上的污秽,又能算得了什麽?”

“即使爷能谅解我们,但别人又会作何看法呢?”

柳青儿庄严地道:“丫头!我们跟的是爷,不是别人,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只要爷不嫌弃我们就行了。”

这样才打消了玉芹的死意,车子被拦下来时,她仍然很镇定,一再地想要问出对方的来路,只可惜那老头儿既沉不住气又没注意听,挨了好几刀都没听清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