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如果生了个儿子就挂个小工件,在外边让乡亲邻里的知道这个家有喜事。
&esp;&esp;众人都是喜气洋洋的,王仪站在西屋门口抱着孩子,艳羡的看着唐老二家的那个方向。
&esp;&esp;再看了看怀里的宝哥儿,低声的叹了口气。
&esp;&esp;在宝哥儿脸上亲了两下,自言自语的说道:“姆么的宝哥儿,你可要争气呀,日后要读书识字,也要会算账绣花。姆么以后。也招个上门女婿给你,日后你生的娃娃就姓唐,也给咱家顶门立户。”
&esp;&esp;宝哥儿哪里也懂王仪在说些什么,只是拽着自家姆么胸前的衣襟,呀呀学语。
&esp;&esp;“争气。”
&esp;&esp;听到宝哥儿口齿清晰的话,王仪仪脸上带着个笑容,吧唧一亲在小家伙的脸颊上声音也带了点笑意。
&esp;&esp;“对啊,我家宝哥儿可是要争气的,要比儿子还厉害哟。”
&esp;&esp;这边生产顺利,李氏将两个产么么,好好的送走。
&esp;&esp;又拿了诊金给老郎中,让唐老二亲自将老郎中送回到县城中。
&esp;&esp;又托人给吴老么么送了信儿,告知团哥儿一切平安,今天这才算是安静了下来。
&esp;&esp;满月啦
&esp;&esp;唐晓福空间里面小米,大枣,红豆等补气补血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
&esp;&esp;对于自家人自然是也不吝啬。当天晚上拿出来一些,就让赵向北明天驾着骡车,去县城转了一圈,拿回来不少。
&esp;&esp;空间里出产的那三头奶羊,李氏也照顾的精心,各种鲜嫩的菜叶再加上时不时的喂上点粗粮,个个长得膘肥体壮,馋奶量也颇为可观。
&esp;&esp;不仅能够供给三个奶娃娃,就连宝哥儿也能够不时的喝上一点,可把李氏乐的眉开眼笑。
&esp;&esp;两个产么么既然收了李氏的银子,做活也尽心,连着两天来唐家帮着团哥儿排出恶露。
&esp;&esp;又交代了月子里边补身体的一些小窍门,得了唐氏好些个红鸡蛋,笑眯眯离开。
&esp;&esp;团哥儿身子本就强健,身体也没有遭什么罪,第二天就能够下地微微走动。
&esp;&esp;唐老二听了李氏说的那些月子里边的注意事项,整个人紧张的不得了,时时刻刻的盯在团哥儿身边,不让他干一丁点重活。
&esp;&esp;窗子和门都关得紧紧的,唯恐他家夫郎受一点儿点儿风寒。
&esp;&esp;别看唐老二是个手脚粗糙的汉子,但是带起小娃娃来也是颇有耐心的。
&esp;&esp;至于小娃娃起名这件事情,可把唐老二难够呛。
&esp;&esp;他和唐老爷子俩人一起想了二三十个名字都不满意,最后老爷子直接写信给家里面的读书人,让唐老三帮着小娃娃起名字。
&esp;&esp;古代路途遥遥,这信一来一往的,倒是需要不少时间。
&esp;&esp;好在这小娃娃也不着急上户籍,家里边就起了个小名叫阿寿,期盼着这孩子能够福寿绵延,身体健健康康。
&esp;&esp;十来天,原本皱巴巴红彤彤的小阿寿,也稍微展开了一些。
&esp;&esp;小小一团软软糯糯,颇为可爱看上去颇为可爱。
&esp;&esp;唐晓福虽说这辈子重生在一个哥儿身上,但是做衣服绣花什么的,那是一窍不通。
&esp;&esp;只能买了匹细棉布给李氏,拜托他给孩子做几身贴身的小衣裳,算是他这个做顾沫沫的一点心意。
&esp;&esp;家中每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唐晓福都会买一把小巧的银质长命锁。
&esp;&esp;阿寿满月的时候,长命锁唐晓福亲手戴在他的脖子上。
&esp;&esp;白嫩嫩的小娃娃,伸着胖嘟嘟的小手捏着长命锁,咧嘴露出个无耻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