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589章(第1页)

第589章(第1页)

李素摸了摸胡子:“董贼年过五旬,应该不太经得起鞍马劳顿,估计是坐车日行一二百里,那就是两天内可以抵达长安。今天已经六月初三了,如果董贼真的接受了禅位,应该接位也就一两天。”

李素口中是这么说,但他心里当然知道“如果王允得手了,那么现在董卓应该是已经被点天灯点了一两天了”。

史载董贼被杀后,肚脐上点灯芯烧油,烧了三天脂肪还没用完,长安百姓估计还在欢庆,没顾得上其他事情呢。

当然,历史也经过了那么多蝴蝶效应,各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包括董卓逃脱了制裁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而且,因为刘备这个反董力量的存在,刘备比历史同期的刘焉可要强多了,所以董卓的防务部署,肯定也不会跟原本历史上他死的时候那样部署了——别的不说,光是防备刘备北伐路线的陈仓城里,原本历史上是没有重兵防守的,现在却摆了一个中郎将,外加校尉樊稠。

所以,就算董贼真死了,西凉军的反应肯定也会跟历史同期不一样,蝴蝶效应会很剧烈。

因此李素也只能先劝刘备:“主公勿忧,事已至此,急切无济于事,还是召集在南郑的众将、宗室,说明情况,从长计议。要大规模北伐肯定是不可能的,需要等待时机。

如今充其量只能是小规模出兵骚扰一下,给董贼当头一棒,以表示我们讨贼的决心,而且,因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还要小心暴露了我军将来真正北伐的策略。”

刘备一开始的愤怒也消气了,也只好如此。

李素心中暗忖:没想到刘备因为第一时间听到了王允计谋的第一层表象,就提前那么激动,倒是可以利用一下,只是,具体怎么捞取好处呢?

第302章要演也得演到底

趁着刘备召集将领和谋臣的工夫,李素也赶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要如何把这几天前景还晦暗不明的日子拖过去,等待“慢真相”。同时为“万一董卓真的得手了”这种微小的可能性也预做准备。

“如果董卓王允事件的大势没有改变,那么董卓应该是在昨天或者最早前天被杀点天灯的,长安百姓狂欢三日,最晚明天就会进行后续应对了,到时候先是传檄各方,按照朝廷加急快马,最晚后天就能把董卓死讯传到郿县,大后天传到陈仓。

如果有人走褒斜道直接从郿县南下给我们报信,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四天后知道董卓死了。但因为褒斜道的难走,刘备并没有在郿县安插常备细作,所以这种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得按照‘信使抵达陈仓的日子再加三天’来推算,也就是最快六天后,咱才知道董卓死没死。

要防止因为义愤冲动而坏事,就要按照六天这个信息传递时间差为节奏来安排……”

李素一个人摇着折扇,大致把时间先盘算了一遍。

六天,非常精确的定量分析。

算好了时间之后,李素很快开始想第二个关键问题:该怎么应对。

“不管董卓死没死,现在都不是武力解决的好时机,所以只能是虚晃一枪表个态,摆出我们尝试了进攻,至于战果是不重要的。而且这次佯攻表态,一定要避开将来真正北伐的路线。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让法正在主持修治陈仓道,也在散关县屯田收容流民,那里是内定将来北伐的路线。这就意味着,这次的佯攻绝对不能走陈仓道,剩下的也就是褒斜道和子午谷了……”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有四条选择,最西面还有祁山大路,但李素没有这个选项,因为走祁山大路去的是天水,那儿还在韩遂的手上,并非董卓的地盘,只有前三条路是通往董卓直辖地盘的。

而因为董卓的根据地就是长安,长安也是兵力最雄厚的,所以子午谷路线就愈发显得自杀了。如此算下来,李素没怎么费脑,就发现只剩褒斜道这个选项了。

“只能劝刘备走褒斜道了呀,不过还好,真走褒斜道也算师出有名。首先褒斜道就是历史上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时的那个‘栈道’诱饵备胎。咱既然将来也要暗渡陈仓,现在当然要明走栈道了。而且褒斜道的出口就是郿坞。

郿坞是董卓原本修筑了用于安度晚年的,防御设施非常坚固,但驻军不一定多。而且董卓如今被王允骗去长安,他的嫡系主力部队比如飞熊军这些,肯定也离开了郿坞跟着他去了长安,这是一个郿坞防务力量最薄弱的时间点。

既然如此,我军在不可能真攻下长安的情况下,摆出攻郿坞的姿态,也够彰显大义了。另外一条就是一旦沿着褒斜道走到一半,听说董卓真死了、事情有反转,我们还好随时收兵。

而万一我们真走得太快、董卓死了我们却没来得及得到消息,那也不亏,万一能赶在吕布之前进郿坞,或者是吕布仅仅急着弄走貂蝉、没有足够兵力和注意力把郿坞里贮藏的钱财都搜刮走的话,咱也好跟着捞一票,那可都是董贼准备吃下半辈子的搜刮所得啊……”

在内心把这些政治账算完之后,李素已经彻底坚定了他在刘备非出兵不可时,劝刘备如此出兵了。

当然,军事账李素还丝毫没算呢,因为他本来就打算是“摆摆样子,打不过就跑”。

但为了负责任一点,军事会议还是得开,军事账还是得公事公办一会儿在会上算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