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将近两千人的步兵也不能没人带兵,危急时刻,原本这次是跟着兄长一起来负责招降京师北军的吴兰越众而出:“主公!家父承蒙主公洗刷冤情,得以不被刘焉逆案牵连,末将愿带领步军打主公旗号断后!”
刘备潸然泪下,一狠心:“你稍微拖延一下也就是了,被戳穿后就投降吧。想来叛军不至于杀俘。将来平叛之后,你重归我军,就说是奉我之命投降的,我依然给你封侯。”
说完,刘备就拨马带着其他有马的人逃了。
几分钟后,张绣就带着几千骑兵,撞上了列阵堵住渭南河谷的吴兰两千步兵。
趁着黄昏的最后一抹余晖,张绣的眼神还不错,看到了吴兰阵中的刘备大纛,连忙兴奋地以马鞭遥指,跟旁边的贾诩说道:“刘备的中军大旗还在!此天教我成此大功也!”
贾诩却是眼神一眯,虽然黄昏余晖下不可能看清对面数百步外的人脸,只能看清大旗,但直觉告诉贾诩没那么简单:敌军当中怎么马都没看见?刘备军虽然主力都是步兵,走栈道过来不会骑马,可将领也没有马么?
但他不忍心打击张绣,也就缄口不言,静待结果。
张绣旋即展开了冲杀,不一会儿就杀死了数百名当道扎营的屯田兵,半刻钟之后吴兰的军阵就被彻底冲垮了。至少有七八百个屯田兵因为战斗意志不足,立刻就跪地投降被抓了俘虏,抵抗的力度就越来越衰弱。
整个抵抗和拖延时间只持续了一刻钟,张绣长枪乱舞杀穿刘备大旗的旗阵时,才发现根本不是刘备。
“狗贼!竟敢诈称刘备!罢了,现在没空找你算账,投降带路饶你不死!”
吴兰已经受伤倒地,啐了一口:“羌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遂战死。
后人有诗赞曰:长安救驾大交兵,贾诩追敌败后赢。至死犹然骂羌狗,吴兰不愧汉将军。
“继续追!”灭了刘备的步兵后,张绣气急败坏地命令。
第314章夺船避箭五丈原
听到后面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后,刘备稍稍喘息了一会儿,靠着这些时间差又跑出了十几里地。
因为双方都有马匹,十几里的路程差已经不太容易被缩短。
刘备军无非是马匹更累一些,体力不济跑得慢——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马是下午击溃胡车儿的时候从败兵那儿缴来的,整个上午本来就在狂奔,中间还经历了战斗。
而且刘备军的将领铠甲更加厚重,刘备等人都已经穿上了郫县水力锻铁铺出产的胸板甲,防御力变强的同时,马负重大了也跑得慢。而张绣的骑兵没那么富,多数都是皮甲,虽然单兵战斗力弱些,可人多势众拥上来也足以把刘备的数百骑杀光。
双方的距离缓缓接近,不过毕竟只是差了两三成的速度,刘备一直跑到武功水西岸,还没被追上,后续追兵离他还有三四里地呢。
但险情就出现在了武功水西侧等着渡河的这个时间差。
因为刘备冲来得太急,而且是入夜后抵达的,留守五丈原大营的程畿也没有太多反应时间,还需要辨明敌我才敢放提前准备好的木筏过河接应刘备摆渡。
筏慢马快,不足百步宽的武功水,木筏往返渡河一趟的时间,足够轻骑兵快马狂奔好几里地了。
刘备在等船的时候,张绣已经带兵掩杀过来,徐晃连忙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回身接战。张绣的部队一时也没有集结,先头人数并不比徐晃多几倍,眼看倒也能被拖住小半炷香。
主要是渭南地形本来就狭窄,是冲积阶梯地貌,部队无法展开。“五丈原”之所以得名五丈原,是因为渭河南岸临河五丈宽之外,就是高耸的台地。
当然刘备现在还没渡过武功水,所以他站的位置还不算五丈原,渭南河谷宽度足有十几丈。但徐晃要拼死顶住这十几丈宽的正面,张绣投入不了太多兵力,倒也真要费不少时间。
张绣一急,也顾不得冲杀徐晃,立刻下令:“后排骑兵下马放箭!不要瞄准,对着河边抛射乱射!”
投入不了近战,就让士兵瞎放箭火力覆盖,不得不说张绣的临阵战术指挥还是很正确的,果真有点名将潜质。于是大量拥堵在渭南的西凉轻骑兵都开始放箭,越过一两百步的间隔乱射,一时箭如雨下。
典韦举着从一匹死马背上卸下来的马鞍,左支右拙帮刘备挡箭,不一会儿马鞍上就插了好几根箭。很快刘备的铠甲背上也中了一箭,不过因为隔着一百多步,被铁甲挡开了,然后刘备大腿后侧又中了一箭,这个位置骑兵是没有铁甲的,顿时血流如注。
典韦一看情况不对劲,立刻劝道:“主公速速策马下河迎筏!到水深处弃马拉上筏去!”
刘备一咬牙,决定放弃自己的战马,冲入河中二十步迎接木筏。可就在这时,箭雨似乎找到了准头,既然都已射中刘备大腿,很快又数箭射中了他没有铁甲的战马。刘备的战马顿时长嘶倒地。
刘备刚想策马冲下河,直接摔了个跟头跌在水里,幸好被典韦捞了起来。
“主公速骑我的马冲筏!”典韦拎起刘备一边说,一边把刘备丢在马背上,戳了一下马屁股让马冲下河去。
刘备晕头转向下意识喊:“你怎么办?”
典韦:“天下可无韦,不可无公。我自会游水上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