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抢着说:“主公,我与伯雅商议后,认为叛军有可能袭击陈仓道,不可不防。我愿带褒中这一千残兵去散关驻防,协助子敬兄,那本来就该是我本分。”
李素在旁边劝说:“这一千兵马还是别调动了,也不差这一千人,就留在阳平关吧。子敬那边可以另外征集民夫守城。阳平关这边有准备,万一子敬顶不住,也好不至于糜烂。”
刘备显然最初都没想到叛军还敢这么追击他,听了李素和法正的话才有些忧虑起来:“若是叛军真在我败退之后就从陈仓发兵,岂不是现在子敬已经苦战两三日了?为什么还没有军情信使奏报?难道……”
李素连忙把刘备撑起来的胳膊肘重新摁回担架上:“放心,散关县距此三百余里,又多有山路,两天没送来急报很正常,说不定很快就到了。”
刘备还是不放心:“不行!立刻派快马斥候去散关了解情况。”
刘备刚刚吩咐安排了没多久,斥候还没出城呢,果然鲁肃那边的信使先来了。
“快请!”刘备立刻让报信的人进来,劈头盖脸就问,“可是叛军攻打散关?战况如何?子敬守得住么?”
信使:“回禀主公,鲁长史以千余民夫守关,并陆续征调周边屯田壮丁及河池县兵。幸赖散关狭窄,敌军不易展开,暂时还能坚持。第一批攻关敌将有董越、樊稠旗号。
但鲁长史说,散关军需积贮不足,士卒伤亡也不易补充。而且距离敌军的根据地陈仓又太近,敌军补给军粮与攻城物资太过便利。他目前只能保证坚守十日,如若主公觉得不够,他只有尽力多拖,但实不敢保证坚守半月。”
刘备口中发苦,不忍责备,呆滞良久只是叹息:“辛苦子敬了,如此新丁残兵,能在精锐西凉军手下撑十余日,确实不易。那他可有说后续打算?”
信使:“鲁长史恳请主公同意他十日后撤退,并且将散关县与河池县的秋粮提前收割、以当年右将军在右北平制作‘碾转’之法提前贮藏。并且将散关剩余物资藏匿、用尽,然后退守河池县。
另外,恳请右将军与驻阴平沓中的南匈奴单于联络,以重金求其出战协防河池县,以免集中到河池的北伐物资落入叛军之手资敌。如此,则可缩短我军补给,延长敌军补给,退守阳平关争取时间。”
刘备听完,直接点头赞许:“妙计,子敬不愧有守关名将之才。大散关确实离陈仓太近了,敌军只有五十里粮道,兵势自然锐气。反而是我军在前线备战不足,要翻越大半个秦岭增援。如若坚壁清野快速后退,把敌军粮道拉长到三百里,让他们攻阳平关,把握就大多了。准了。”
第316章连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
三天之后。
陈仓西南五十里,秦岭山谷大散关。
关内关外之人,心情迥然相反。
已经忐忑了数日的鲁肃,终于收到了刘备和李素遣返回来的信使,表示同意了鲁肃的防守方略。这让苦苦支撑的鲁肃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允许有计划、有节奏地节节后撤放弃大散关,防御战就不至于一下子崩盘。
剩下的就是拖时间了,就硬拖。
拿到回信之后,鲁肃首先拿给原本法正麾下那些散关县的县尉、小吏们看,再给麾下那些临时提拔的曲军侯、屯长一一交代,告诉他们援军即将到达的消息。
“众将士好生守御!不用担心弩箭蒺藜、灰瓶金汁和滚木礌石不够用,看到敌军蚁附就狠狠砸!主公会全力让河池县武库的存货都支援我们的!我们最多只要再守十天就行!给我放开了砸!
张将军的主力援兵应该已经接到主公的信使了,虽然张将军还没回信,但算算日子二十五日后就可以抵达阳平关!
还有一个好消息!驻扎在巴郡的甘宁甘都尉带已经回信给主公了!也就说明他三天前已经带领一万巴郡板楯蛮从江州开拔北上,会比张将军再早到六七天!十八天后甘宁必到阳平关、二十日到河池县!”
鲁肃把这个喜讯给原本军心不稳的屯田新兵蛋子们一说,顿时全军士气就稳住了。
对于防守关隘的部队而言,没有什么比准确的援军到达时间更鼓舞人,大家心里都有了盼头,怎么守也得熬到这一天。
说来也是意外之喜,其实刘备刚想给鲁肃回信的时候,他自己都没想到还有一支偏师可以比张飞更早七八天调度到位,那就是甘宁。
谁让去年秋收之后的南进攻势,其他诸将都或打仗、或南下练兵以战养战,都有事儿干。唯独甘宁因为不适应南中的气候,上吐下泻热病严重,回到巴郡休养了整整半年才彻底恢复武力值。
李素当时还觉得甘宁是命犯南蛮,每次一到跟南蛮打仗就得热带传染病。
自从病好之后,甘宁闲不住,就把关羽张飞原本应该在犍为练兵的预备部队分一些过来,请求担任训练任务,到巴郡就食。现在刘备求援,张飞在犍为和越嶲交界,甘宁要近一些,也算是收之桑榆了。
甘宁自己就是巴郡人,虽然是汉人,但跟板楯蛮还是比较熟的。王平在关羽身边,甘宁就从賨人七姓里面另外挑选一些基层军官帮他控制细节,急吼吼带着蛮兵来救援了。
错过了一年立功打仗机会的甘宁无比急切,很想抢个头功。他带的板楯蛮又是山地民族,本来就住在大巴山区的,沿着嘉陵江北上赶路迅捷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