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朝廷明码标价了:朝廷统一承担运费,你们不用负责运到,所以,征收的相关物资的数量,就以透明的离港价算,后续的不确定性、风险、上下其手的捞油水,都跟你们没关系了。
这是区连都绝对做不到的!区连在比景县收税,还要求比景人承担从比景县运到林邑县的运费呢!
华夏自古以来到汉,中央收税时那部分“地方运到中央的损耗”,都是地方自己承担的。
刘备的朝廷肯承担运输,哪怕把离港价压一压,偏远地区也心服口服,至少童叟无欺了,收获了一个确定性,很肯定知道自己今年要交多少。
“早知道如今的中原有租庸调输法了,我们这些偏远之人造个什么劲反呢!大汉朝越到末期越是边远之地造反越多,不就是扛不住运到中央的运费么!”
透过窦武陈蕃的族人把这个政策一宣传,才算是从根子上把“离雒阳越远的地区越该不服汉朝统治”这个问题解决了。
……
解决伪都林邑周边的统治问题、把日南郡恢复后,最后剩下的麻烦,只是士燮当年仅剩的弟弟士(黄有)献给林邑国的九真郡;外加小半年前刚刚被林邑国大将范熊攻击的交趾郡。
不过,连林邑国的根子都被拔了,这些新沦陷的地区普遍还有点人心向汉,要收复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赵云经过第二次整顿,拖到正月里才再次靠太史慈的转运,海路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北光复。
这次他也非常有分寸,进入九真郡后,因为漆蛮几乎不存在了,都是汉人和百越人,赵云对杀戮极为克制,把百姓都视为大汉子民,作为“沦陷区人民”来对待。
两战打下来,每战都只是杀了数千人,跟之前相比直接下降了一位数量级。
正月初八,九真郡光复,士(黄有)在破城前举火自尽,以免受辱。
正月二十六,交趾郡龙编县在内应的投诚下里应外合拿下,范熊还想组织林邑兵突围,但被歼灭击杀于乱军之中,也去整整齐齐见他外公和舅舅了。
从红河到澜沧江,交州之地一路皆平,光复两千余里。
第818章拿来吧你
赵云在正月底光复交趾郡治龙编县后,二月上旬,交趾境内的规模战事就彻底结束了。
剩下都是些小股的盗贼,不知道交趾的统治已经重新变天、拨云见日。
赵云觉得只要稍稍留下一些需要养伤、同时经过这几个月观察也确实适应交州南部气候水土的士兵,在当地维持治安,拖过这段权力重建的过渡期,便不会有问题。
至于交趾郡和九真郡的治理、安抚,自然也是比日南郡容易得多,毕竟他们接受刘备阵营的变法和制度建设更久,人心也就更稳定。
赵云在龙编县拖到二月十二,随后带着连通太史慈的海军在内,一共两万七千人,顺着红河顺流而下,二月十五抵达红河口的港口县城武安县。
留下了大约三千适应气候的士兵,继续驻守维持,拨给军屯自给自足。而且尽量选的都是在扬州和荆南老家就没什么田地、也不留恋故土的游民、佃户出身士兵。
这样他们对于换防的诉求也不会很强烈,只要朝廷给他们钱、在交趾分田,给别的物质好处,就容易留住人。
尤其是赵云选出来的留守士兵,有些干脆就是之前投降的东吴扬州南部地区士兵,是山越族人。孙家统治江东的时候,可没少抓山越人充军扩张实力,毕竟连丹阳兵都是山越人。
山越人本来到哪儿都是住,那些孤鳏的山越兵你给他在交趾发个老婆再发个奴妾,他就乐呵呵住下,愿意长期在此安家镇守。
而交州和林邑故地本就人口不多,采集捕鱼为主的生活方式也养不了多大人口密度。在册统计的总人口不到一百万。
这次战乱被直接杀掉二十万,那就是接近一半的男人都被杀了。所以朝廷也不用吃相很难看地强迫蛮夷女人发给大汉士兵,按自愿原则都能凑够——
毕竟,赵云也要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好直接学曹操的强行嫁寡妇,那样有损刘备的名声,赵云完全知道尺度在哪儿。
吃相优雅一点都能把问题解决了,何必吃相难看呢,犯不着。
而明眼人也看出来了,赵云回师的部队比来的时候少了三分之一人数规模,差额这些,显然是都死了。
赵云带领的撤军主力,在武安县花了几天休整、补给远航物资、做好重新航海的归程准备后,二月下旬,才算是再次出海。
船队横穿北部湾,绕过朱崖半岛,十日内航程一千五百里,三月初抵达南海郡治、珠江口的番禺县。
赵云和太史慈也不得不感慨,这远征的赶路是真够折腾的,都已经在大汉故土之内的,交州内部从东到西都有两千多里海岸线。
到了番禺后,赵云总算是可以派出信使,逆流溯珠江而上,抵达苍梧、翻越五岭到荆南,然后舟马并用,飞速给雒阳和长安传去捷报。
这不是赵云不上心,而是他体恤下情,对士兵仁慈。如果从交趾那地方就直接陆路翻越十万大山送信,不知道路上要死多少信使呢。可以海路把最凶险的一段走完了,后续都是有驿站有官道的,这才稳妥。
不过这也导致了为什么雒阳和长安地区,都是一直拖到四月底五月初,才收到赵云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