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1789章(第1页)

第1789章(第1页)

哪怕在后世,女人三十岁以上生也比较不容易,最好是三十之前解决了。蔡琰如果这次失败,再调养一年身体,二十八怀二十九再生,实在没多少容错率。

而且如果是女儿那就是天意,李素也不会强求,反正他不希望妻子当高龄产妇,身体压力太大,生得多也容易衰老,身体也养不好。

于是乎,为了自己的爵位后继有人,哪怕原先看不上那些污秽血腥的手艺,他也不得不亲自找来医官过问。

以李素的身份,找的当然是华佗了,华佗的医术虽然高明,但他给出的办法也不可能超越时代局限性。

在华佗描述之后,李素很快凭借粗浅的卫生常识,锁定了一个婴儿感染夭折的高风险节点——

这个时代的医生,有用牙齿直接咬断脐带的,还有用刀子切的。但是只有华佗这样的良医会先把刀子清洗用药汤煮、追求稳妥的话甚至会拿火烤一下刀刃。

华佗不知道消毒的原理,但他凭经验知道动刀前要烤。

另外,还有些名医会考虑用香灰或者草木灰糊伤口止血,也颇为听天由命。

华佗倒是意识到草木灰可能不干净,反而引入“邪毒”,所以有时候他不糊药粉,而是拿烧红的刀刃侧面烫一下脐带切口,用高温把切面烧熟止血消毒。

但这种法子看起来比较血腥残忍,母婴都会忍不住剧痛大哭,反而在达官显贵的孩子身上不敢用,导致这个时代权贵子嗣的出生感染率反而不比穷人孩子低。

李素弄清楚了问题之后,为了他自己能有第二个儿子继承爵位,只好亲自操刀改良,指示华佗以后依然可以用灰糊伤口,但灰的来源要严格筛选,不是什么香灰草木灰都行。

可以把洗干净晒干的稻草拿去烧成灰、然后放到净水里融化,再过滤掉不溶的固体杂质,然后蒸馏烧干。这样留下的就是纯净的硝酸钾一类硝酸盐,不会引入感染杂质。

用这种纯净灰糊伤口,同时普及药煮火烤刀刃切脐带法,估计也就把九成感染源都杜绝了。死婴数量大约可以降低一半。

华佗研究出新法后,第一个试验品受益人就是诸葛恪。试得效果非常好之后,明年就要用到李素自己的孩子身上了。当然朝中百官女眷走动间听说疗效不错后,也都愿意试试,最后连刘备宫里的妃子们,但凡有身的也都问医官是否可以尝试。

这些女眷的想法也挺朴素:李司空为了确保多个儿子多继承一个公爵,都能随手点拨医官积攒那么大一份功德。难怪人家德配其位该当丞相呢。

第850章三十而相

上元佳节,照例是一年一度皇帝要郊祀天地的日子,算是新年期间最正式的节日了。

皇帝刘备都要一大早起来,先去南郊祭坛祭告天地,回程的时候还要去太庙晃一圈,然后给百官赐宴休息一下。

这天的朝议也跟平时不一样,要挪到下午,安排在赐宴结束之后。

李素挺不喜欢各种繁文缛节,但他知道自己今天必须忍住。今天再繁文缛节一番,为的是将来可以少繁文缛节。

毕竟之前封公爵的时候,他只是拿到了“剑履上殿”的待遇,不名不趋不拜这些也还没有。(不拜不是跪拜,也可以是长揖。古人作揖而拜有些朝代要作得很深,手要往下垂,比曰本人鞠躬还低)

这就得指望今天拜相之后拿到这些新待遇,以后再上朝就可以正常走路了。当然慢吞吞走还是不雅的,李素年轻力壮,也不屑于慢吞吞走,只要大步流星龙骧虎步就行了。

一整天的活动中,李素穿着黑色烫金花纹、红色纹绣滚边的新朝服,在群臣之中着实瞩目。

头戴吴绣勾边的紫金梁冠,梁冠的额头部位还用金线绣了两只凤凰两只仙鹤环绕云团。梁的数量是九道,别小看这么一个帽子的细节,这已经是让所有人羡慕了,如今满朝就李素一个人戴九道的。

关羽如今还在昆阳带兵,没有回朝,他要是回来了,哪怕以大将军的身份穿朝服,头冠上的梁也只是七道,关羽还没封公爵嘛。至于其他三公,当然也是七道。

李素这身衣服,看起来比较新潮华丽,并非朝廷礼制成法。因为东汉已经一百多年没丞相了,东汉旧制文官最高级别只是太傅,董卓的时候才弄了个太师,要求略高于太傅。

所以礼部的人制定新朝服的时候,也只是看《汉纪》上的文字记载复原。古人又没有写书记礼法的时候画图的习惯,靠文字描述做衣服肯定是不准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事先大致打了几个草样,请刘备御览定夺,反正都是不违反礼法文字描述的。

而刘备这人出了名的“好狗马、音乐、美衣服”,所以他胡作非为了一把,把他觉得最拉风的造型选了出来,还亲自随口说了几点修改意见,问礼部官员是否违礼。

礼部官员还能说什么?当然是皇帝觉得怎么漂亮,哪怕违礼也得想办法解释通来。一群人引经据典最后证明刘备的审美完全符合礼法,最后就出炉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丞相制度未必常设,如今天下未定,帝国还在扩张期,需要权宜之计。

即使刘备这是在临时复古西汉初年的丞相制,但西汉实际上也就萧何、曹参是事实上的独相。曹参死后,以王陵、陈平为左右相,虽然还没完全演化为后来的三公责任制,但事实上因为丞相不止一人,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