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TXT > 第131部分(第2页)

第131部分(第2页)

两人一个经史大儒,一个巧口犀辩。孔融能引经据典,狠批王朗纵奴行凶。王朗亦是舌灿莲花,巧辩诡辩愣是靠着三寸不烂把孔融驳得脸色涨红,浑身发抖。而一旁诸臣这回也分作了两拨,一拨以支持刘协的帝党为主,力挺孔融。一拨以曹操亲信为主,明帮王朗。一时间朝会简直堪比菜市场,吵吵嚷嚷,没完没了。一群衣冠周正的朝廷命官在关系到站队和利益问题时跟街上二道贩子差不了哪去,吵架到后来竟然扯出彼此一堆的旧账:什么王朗怯战兵败、什么孔融抛弃妻子,王子服治下不严,曹洪收受贿赂等等一堆平日见不得光的阴私事在这时都被撕下伪装,不阴不阳地给就扯到台面上做文章。

这事弄了一个多时辰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最后天子被闹腾的脑袋发胀,两耳嗡响,攥着拳头怒气冲冲地挥袖而去,。底下人才算暂时消停了些。而至于对王朗的处置?哼哼,司空大人还没回来,你们哪个不长眼,敢动他手底下人?

伏完在琢磨完所有事情以后,依旧是面色不变,一字一顿恭声道:“正因如此,臣才劝陛下戒急用忍。”

刘协闻言,拳头在袖中紧紧握了握:“国丈当知,如今情景亦非朕之所愿。若非他曹……”

“陛下慎言!”伏完豁然抬头,打断刘协即将出口的话,紧接着转身紧张地看向门口,在确定周围无人后才微微舒了口气,满是不以为然地看着刘协:“陛下之意老臣明白。只如今陛下还未成年加冠,不能亲政。朝中之事还应多倚赖曹司空!”

刘协先是噎了噎,在听到最后一句后嘴角泛出一个类似讽刺的冷笑:“司空大人确实是宵衣旰食,尽忠尽责。只是不知他如此辛苦,到底是为国为君,还是为了他自己?”

董承听完低头沉思着略微皱了皱眉。

伏完则又露出那种类似焦躁的表情看着刘协:这位帝王还是太年轻,机心不够沉稳。还不能很好地知道蛰伏待机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伏完很担忧眼前这个年轻人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其实就算他们都知道许都形式开始朝对他们不利的方向发展,但曹操如今以讨逆之名,举大义之旗,征战在外。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刘协这会儿做动作都非明智之举。成败与否不说,一条寒天下称职心就够他喝一壶的。再说像“主君不贤,臣下废之”这种事,大汉不是没有过先例。

伏完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安抚刘协:“陛下,曹司空国之栋梁,自然是为国为君的。陛下即便心有疑虑也不应妄下断言。君疑臣下,乃治国之大忌。”说着伏完顿了顿,微微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说“若有那一天,陛下须知:只有曹氏负汉,断无汉负曹氏之说。”

刘协愣了愣,攥起的拳头又在袖中松开紧起,又握紧松开。好久之后才闭着眼睛轻声说道:“国丈所言甚是。朕今日受教了。”

伏完略有放心地点点头。然后就听刘协一声:“朕乏了。两位爱卿告安吧。”

伏完愣了愣:这是要逐客?董承一脸意料之中的表情。两老臣识时务地跟刘协开言告退。

临出门时,董承转过身,却看到身后女婿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和伏完,神色很是复杂,有期待,有求助,有失望,有迷茫。董承看得心头一怔,随即内疚铺天盖地涌上心头:陛下他也不过是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他身上背负的,比他同龄人要多的多。坦白说,在许都,他能依仗的人除了他和伏完这样的姻亲,还有几个人能真正让他信任?如今之事,若是伏完和自己不帮他,谁还能帮到他呢?

可是抬头看看,董承发现伏完那老头儿似乎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女婿现在在想什么,当然更不知道女婿在矛盾什么,压抑什么,担忧什么?他就像之前无数次一样,劝他戒急用忍,稍安勿躁。可是皇家天子,骨子里有一股贵气傲气在,就算是忍,他又能忍多久呢?董承眯眼看着前头伏完的背影,心里闪过一丝念头:不行,我不能和这个老头一道赌这种虚无缥缈的情绪。他的女儿贵为国母,自然是不担忧君恩君宠的。可我的絮儿不过是个妃,又膝下无子。在皇宫里能依仗的就只有陛下了。我得想办法做些什么,至少这样陛下会高兴一些,女儿在宫里也会好过一些。

……

且不说许都皇宫刘协董承是如何心思百转,我们现在转个角度去看看徐州那边曹操兵征吕布的事。(百度搜索:小说网;看小说最快更新)

实际上,徐州之战,在吕布军和曹操军浦一交战就呈现一种诡异状态:没有预热,没有试探,直接进入白热化。并州狼骑和许都虎豹营就像两头怨怼已久甫又相逢的猛兽,曾经对战的记忆在见到对方的一瞬间顷刻遍回笼到脑子里,昔日同袍手足的倒下在双方将士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再对战,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能深刻地牵引出彼此的仇恨值和嗜血性。

两支北方精锐之师的对决,在徐州平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许都方面,左路曹洪与宋宪,魏续对阵于泗水;右路徐晃、于禁兵进杨都利城,对阵郝萌、曹性于萧关。中路军由曹操亲自率领,麾下曹仁、典韦、许诸,夏侯惇以及刘备所部与吕布战于彭城。而彭城之战前,先锋夏侯渊以及麾下副将曹昂、李典就先攻小沛,两月围城,百次冲锋,期间阴谋阳谋用尽,才在第三月初攻下小沛城,生擒守将高顺,张辽。只是这次生擒的代价却极端惨烈:许都先锋军从未有过这般一比一的战损。以命博命的战争,最后换来的是小沛守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许都夏侯渊方面亦是泰半折损。当曹昂跟着夏侯渊最后一次清点完战争阵亡将士名单后,紧接着跟随着他叔父去见了自己对战了几十天的敌人:高顺、张辽。

在看到让自己吃了那么大亏的敌人竟然是两个春秋鼎盛的年轻人,尤其是张辽,瞧着也不过比自己大几岁而已时。曹昂心里除了有刚才被阵亡将士激起怨恨与愤怒,还有一种从心底涌出的对于二人敬佩和欣赏。在请示得到夏侯渊的眼神批准后,曹大公子甚至亲下台阶给两人松了绑。虽然两人照样对他爱答不理,一副白眼儿以对的模样,但却不妨碍其他明眼人对曹大公子行为的赞赏:嗯,此人颇有乃父之风。

而这位被赞叹颇有其父风范的曹大公子则在见完敌方俘虏后,第二天向夏侯渊提出开小沛粮仓,济民分粮。

夏侯渊被他这提议弄的先是一怔,随即思索片刻,目光深沉,语气简练道:“理由。”

曹昂垂着眸,先是恭恭敬敬地扯了一堆爱民惜人的官方说辞,最后在扯的夏侯渊似笑非笑时才话题一转,没头没脑蹦出一句:“此战过后,玄德公还是回许都的好。”

夏侯渊眉毛一挑,摸着下巴看着侄子老怀甚慰道:“昂儿这几年大有长进啊。”

曹昂愣了愣,腼腆地低下头,小声道:“到不是侄子长进多少。这事还是多赖父亲身边诸位先生和叔父们的提点。”

夏侯渊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站起身拍拍侄子肩膀,露出一个“老哥后继有人的”欣慰笑容后背着手很是愉悦地出了帐篷,留下曹昂一个人在那里傻眼抓狂:叔父你这也忒甩手掌柜了!你答应我请示,你好歹给我些人手!我手底下人如今伤的伤,亡的亡,你让我分粮,好歹给些打下手的吧?

好在夏侯渊还没高兴太过头,在出门绕了一圈以后,夏侯将军算是想起自己侄子还被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