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ldo;她啊,你以后想借她的手整别人,是不可能了。&rdo;
&ldo;所以啊,我不管也得管。&rdo;石舜华皱眉道,&ldo;阿笙,去跟小顺子说,待会儿就去请四福晋。&rdo;
&ldo;奴婢遵命。&rdo;阿笙出去找小顺子。
太子挥退其他人,令张起麟守在门口:&ldo;跟你说个事,四弟打算带头弹劾违制的王公大臣,孤记得你阿玛当年承袭三等伯爵,你阿玛病逝后,三等伯用的东西有没有收起来?&rdo;
&ldo;这个,妾身没注意过。&rdo;石舜华道,&ldo;我给大哥写封信?&rdo;
太子:&ldo;下午就写。这事翊坤宫那边也掺一脚,估计会弄的挺大。&rdo;
&ldo;故意挑汗阿玛不在京城的时候?&rdo;石舜华问。
太子:&ldo;不是。去年年底就商量好,打算年后挑个日子奏禀,可汗阿玛启行南巡,户部和内务府筹办南巡供给,兵部也在挑随驾的侍卫,这事就给耽搁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四弟和五弟不想再等下去。&rdo;
&ldo;汗阿玛会不会怀疑到你身上?&rdo;石舜华问。
太子:&ldo;孤的四个儿子都在汗阿玛船上,孤这么信任汗阿玛,他不会疑心孤。&rdo;
&ldo;不怀疑咱们就好。&rdo;石舜华道,&ldo;说起汗阿玛,这时候应该到杭州了,希望他别乱逛。&rdo;
&ldo;堂堂杂货店?&rdo;弘晋看到右手边的铺子,&ldo;祖父,堂堂杂货店,杭州也有堂堂杂货店,好巧啊。&rdo;
康熙收起用来防身的铁骨折扇,笑道:&ldo;巧什么,这家店也是你们额娘的。&rdo;
&ldo;额娘好厉害啊。&rdo;弘晏轻呼一声,就说,&ldo;祖父,我想进去看看。&rdo;
康熙:&ldo;正好,我也想看看传说中日进斗金的杂货店。&rdo;话音一落,弘晏和弘曜挣开抱着他们的侍卫,拔腿往里面跑。
掌柜迎出来:&ldo;几位客官,里面看看,本店不大,但五脏俱全。有东洋的珍珠和燕窝,有西洋的自鸣钟和怀表‐‐&rdo;
&ldo;西洋的自鸣钟?&rdo;康熙打断他的话,往里面看一眼,果然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ldo;我怎么听说杂货店的自鸣钟都是贵店的工匠自己做的?&rdo;
掌柜眼皮一跳,知道这事的可不多,好像只有石家人和皇家人。
石家大爷三十岁,二爷还没到三十。掌柜看了看面前的人,见其仪表不凡,身后还跟着七八个打手模样的人,忽然心中一动,福至心灵:&ldo;不知贵人驾到,望贵人恕罪。&rdo;
康熙猛地转向掌柜,见他拱手行礼,很是惊讶,&ldo;你知道他是谁?&rdo;指着身边的弘晋。
掌柜猜不准,但眼角的余光瞥到货柜边,两个一样高,穿着同样的马褂,戴着一模一样的瓜皮帽的小孩,肯定心中的猜测:&ldo;小人知道那两位小公子是谁。&rdo;
逛了半条街,第一次被认出来,康熙好奇:&ldo;怎么猜到的?&rdo;
&ldo;自鸣钟的事知道的人不多。&rdo;掌柜不敢隐瞒,&ldo;杂货店里也只有小人一人知道。不过,现在都知道了。&rdo;
康熙挑眉,他这个儿媳妇真会做生意,自己的工匠做出自鸣钟,还假装自鸣钟是从西洋运来的,&ldo;我听说你们杂货店生意好,可你们店里怎么连一个客人都没有?&rdo;
掌柜:&ldo;禀报贵人,每月月初和月中到新货时会有客人过来。平时街坊四邻想买什么东西,会等到下午再过来。&rdo;
&ldo;这是为何?&rdo;弘晋问。
掌柜指着东边:&ldo;那边卖天南地北的零嘴。每日下午申时,他们会把快返潮的零食挑出来便宜卖出去。
&ldo;那些都是好东西,手头不宽裕的人家就会等到下午快关门的时候过来买。次数多了,大家也都习惯下午过来。&rdo;
康熙顺着掌柜的手指看去,见最东面零嘴货架前后站着有五个十来岁的小子:&ldo;怎么都是些小孩?&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