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哪怕天分再高,最多也就也不过有些气力罢了,上的战场,一顿饭功夫就会气力消散。”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递上公文标牌,进了司空府,并在里面吏员的带领下去叶柯所在的院落。
一路无话,两人很快见到了叶柯。
虽然叶柯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曲长,是陈更的下属,但如今人家还是曹家三公子,属于贵人。所以这二人躬身施礼:“见过三公子。”
叶柯点点头。这时候于主薄上前一步道:“三公子,下关于阶,为都亭候军中一个主薄,奉命请您前往军中报道。”
话随如此,眼神中却闪过一丝轻视,实在是这位曹家三公子曹彰实在是太年轻了,不过十三岁的年龄,吃饱了撑的去军中历练。
叶柯点了点头,对两人施军礼:“今日既入军中,二位便是我的上官,曹彰不敢失礼!”
他的军礼刚劲有力,毫无造作之风,于阶和陈更对视一眼,心中闪过一丝哑然。
这个三公子,倒挺认真的。
三人见过礼,叶柯便随二人离开府邸,前往徐晃军中。
一路上,于阶对叶柯说道:“三公子既然以军礼相待,那我等在军中就以曹曲长称呼了。”
叶柯点了点头,道:“家父说过,都亭候治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便是皇帝车驾也不得驰入,这个三公子称呼,二位忘掉就行。”
于主薄点点头,接着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不客气了。不瞒曹曲长,某位都亭候军中主薄,主要负责和陈牙将这只千人督的钱粮、军械相关事宜,军中之事,曲长但又不明,皆可问之。”
叶柯淡淡一笑,道:“没有了!”
于阶和陈更对视一眼,再次闪过一丝轻视。
什么都不问就去报道,这哪里是参军啊,这分明是郊游!
第六十一章 扬威军营
徐晃统领的军队作战士卒四千多人,驻扎在城西,古代的后勤体制比较落后,所以虽然士卒四千人,围绕他们而构建的训练、作战、后勤等单位,加起来有上千人之多,徐晃都以军法管理,井井有条。
因为曹操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风,故时人也称他治下军队为“细柳军”。
而此时,细柳营的校场之上,诸多将士正聚集在一起,等候着这位新任曲长的到来。
“果然是贵人之后,人家一来就担任曲长之职,位高权重啊!”一个高大的汉子说道。
“胡说,世家公子若是真要从军,至少也要从一个别部司马起,一个曲长,那是委屈人家曹三公子了。”说话的是一个身材偏瘦,但是确有一股子剽悍气息。
“那是,你升任副将了,自然这么高风亮节,不过说的也是,曹三公子这么高贵的身份,怎么到我们军中当一个小小的曲长呢?”
“这还用说,曹三公子武功有成,主公便安排他入军参加接下来的北伐之战啊!”
“可我听说三公子今年不过十三岁啊,怕是把长戟立起来,连月牙都够不着吧?”说话的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他家就在许昌。
“什么,刚刚十三岁?”
这消息大家第一次听说,不过大家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他们的主公曹操出生于后汉永寿元年,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六岁,大公子曹昂四年前战死在宛城,按时侯也不过二十二岁,所以如今曹三公子彰只有十三岁,是完全可信的。
那个高大的汉子说道:“虽说世家子弟要早点从军历练,二公子丕、三公子彰都常随主公征战,但毕竟住在主公附近,不和我们普通军士在一起,我听说大公子昂参与沙场的时候,都二十岁了,可如今三公子不过十三岁,是不是太着急了?”
曹操带领大家四处征讨,平定中原,治军又宽严得当,只要是立过军功的,都有大笔的赏赐,所以大家对主公曹操十分的钦佩,因此对于曹三公子这次十三岁就入伍,十分不解。
“是啊,十三岁的娃娃,要武功没武功,要智谋也没智谋,难不成曹三公子是来镀金的?”
“主公既然这么安排,我等服从命令便是!”
站在最前首的一个男子沉声道。
他大刀金马的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把五十斤的大斧,稳稳的立在那里,纹丝未动。
“是,将军!”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肃然,拱手施礼。
此人正是徐晃,四千人中唯一真正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