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还是你?”
于燃第一本书完稿的时候,有一家出版社说要出版,等她兴致冲冲的把稿子修完后,出版社反悔了。
说是最近这种纪实文学的市场反应不够好,要观望,把书号给了一本言情小说。
当时于燃心情很差,跟孙淮仁吵过几架,冷战一个多月,缺席好几次他们的聚会。
再后来过了几天,有个出版商主动联系于燃,说是要替她出版。
因为新公司比较拮据,版权费很少,问她有没有兴趣。
于燃兴致冲冲的说,只要可以出版,版权费可以不要,就为了让这本书能够见世。
那家公司爽快付了10万元的版税,刷新了于燃对拮据二字的认知。要知道那本书也不过十万字,千字千元已经远超当时她的作品的市场价值。
于燃那时候还年轻,真没往深处想,握着那笔巨款有些得意,坚信是自己的天赋终于被慧眼发掘。
如今想来,哪有那么多天降好运,是有人为她量身定制了一个馅饼,然后套在她脖子上的。
肖云崇喉结艰难动了下,没否认,淡淡笑着说:
“你那书卖的不错,我赚了不少。”
他承认了、
事实是,当年那5000册书堆满了他的房间,除了最可靠、最能保守秘密的闻溪午被强行塞了100本外,剩下的都被他分散放进了自家酒店、车行、朋友家的售楼处、街头巷尾的书店等各个公众开放的角落。
而正是那一次成功的出版经历给了于燃足够的信心,有了市场的认可,她后面第二,第三第四本接连顺利出版,接着声名鹊起。
于燃有些动容,声音微微颤抖:“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显得我像个白眼狼一样。”
“就没打算瞒你。”肖云崇说:“那时候约你多少回了?你不信我。”
肖云崇无奈摊手,无奈一笑:
“于燃,其实是我先认识你的。”?
第114章给我机会翻盘吗?
于燃不信。
肖云崇拿了一个懒人椅坐在于燃身边,微微俯身,视线跟她平齐,扯着嘴角说:
“你觉得是谁撺掇于果带你来凑我们医学生的局?”
于燃拧眉,他好像说在点子上了。
肖云崇还真没说谎,以前他们几个男生混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带于果。
是他偶然一次看到于燃过来找于果,往后才什么事都拉着于果,还找茬让她给介绍隔壁传媒大学的女朋友。
“你心思还挺深。”
肖云崇当做这是褒奖,得意的点了点头,还是掩饰不住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