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那日,天阴阴的,欲雨不雨,风也蔫蔫的,天闷热得很。
薄言提着食盒往寿康宫走去,天热的她有些头晕眼花,她忙拿着帕子擦着额间的汗水。
正转弯的地方,一个小太监直愣愣地撞了上来。食盒被撞翻在地。
“不长眼睛的东西!”
那小太监一看是薄言,忙下跪磕头。
“薄言姑娘饶命!薄言姑娘饶命!”
薄言用帕子在脸庞轻扇着,这天气闷得她实在不愿呆在这里。
“这次算你运气好!本姑娘不同你计较!你可知道你打翻的可是我要送给王公公消暑的绿豆汤!”
“多谢姑娘饶命!”
那小太监连连磕头,汗水直沿着下巴往下滴。
“把这食盒收拾干净了就滚吧!”
薄言扔下这句话就头也不回地往回走。
宴安殿内,方才的那个小太监将食盒放在章韫书案上,就退下了。
章韫打开食盒,将那只沾着些绿豆汤的碗拿出来放在一边,而后又在食盒上敲动敲动,果然发现了其中的暗格。
“好厉害的丫头。”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那样一个小小的食盒。
在这座看似平静的宫城里掀起了腥风血雨。
八月十五,月圆夜。
太后像往年一样在宴席上坐到一半就回去歇息了。
同时,王延年也得了空回房吃晚膳。
清蒸大闸蟹、蟹粉黄鱼卷、糯米藕、月夕桂花羹还有热乎的豆沙月饼,一点儿都不比宴席上差。
王延年这顿吃的可谓是大快朵颐。
只是不知道若是他知道这是他的断头饭,还会不会吃的这般香甜。
不一会儿,这王延年的肚子就闹了起来。
“老爷,这是怎么了?”
“诶呦,肚子疼。八成是蟹寒凉吃多了……”
一炷香内,这王延年如了五六趟厕。
眼见就要到当值的时辰。
“老爷,您今儿个不舒服,就找个徒弟替着吧。”
“不成不成,今儿可不成。我可不放心那帮兔崽子。”
“那这样吧,老爷。您带着我去。您去方便的时候,我帮您盯着。”
王延年只得点点头,又往茅房跑。
宴会几要结束时,传来消息。
太后突发疾病。
一时间太医纷纷往寿康宫赶。
正巧现在宴席将散未散,众人谁也不敢说要走,王公大臣便一齐赶往寿康宫门前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