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鬼火少年,或者说是精神小伙,又或者叫街溜子,聚成一团,靠在江桥栏杆上,迎着寒风抽烟。
即便身无分文、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也不愿意回家。
他们找不到或者还没有找到精神锚点,只有那头上的黄毛、绿帽、白毛是那么鲜明出众,即便夜色也难掩其光芒。
“卧槽……快看,S65AMG!”
“在哪呢?”
“你眼睛瞎啊,就在那。”
“特么的,还真是哦。真特么漂亮,听听这厚重的放屁声,起码8缸。”
“你懂个屁,我曾经开过八缸车,八缸车有这种效果?绝对是12缸,我看到了。”
“槽,真特么有钱,这么晚还出来窜干什么?”
“估计是刚刚从文华路回来,又或者赶另外一个场子。”
“嘿嘿,文华路,真是令人向往啊。”
“尼玛,等老子有钱了,一定要去文华路好好爽爽。”
“没出息,有钱了还特么去文华路,老子就在景江大道上找。”
…………
第二天,常乐没有去上课。
不是不想去,而是闹钟都没有闹醒,躺在宾馆里呼呼大睡。
教室里。
“同学们,小说就是把虚构的人物引入到一个虚构的动作中,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
“文学作品总是虚拟的,虚拟性是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之一……没有虚拟,文学也就无法产生和存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你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熟悉的场景、地名、人名,它有现实的元素,但确是基于现实的再创作、再加工,并不是现实,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间。我们开始点名,点到的同学说一声“到”就行了。点名没有在的同学,我会记录下来,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除相应的平时分。没有了平时分,除非你卷面成绩非常优秀,否则很难及格,大家相互转告吧。”
“何小苗。”
“到!”
“徐光明。”
“到。”
“张燕。”
“到。”
“张艳红。”
“到。”
“卢志坚。”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