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
常乐问:“这片地面积有多大?”
“应该有500多亩地吧,旁边就是住宅区,面积大概还有有几十亩,后面那一片山也是厂子里的。”
“走,过去看看。”
“看看可以,不过我是真不建议你买,重新买块地建起来都比这划算得多,资质能是什么大问题,我帮你去跑,铁定跑下来。”
“先不谈这个,看看再说。”
郑鹏带着常乐抄近路,又穿过一道小门,来到了一片住宅区。
住宅区是一大片充满时代特色的筒子楼组成,整齐划一、依次排列,颇为规整。
筒子楼,顾名思义,就是像筒子一样的楼。
一条长长的楼道,贯穿到底,两边是彼此对门、紧挨着的各家各户,屋内狭窄屋外狭长,楼道里自然堆积着日常生活中的杂物和废弃物。
大多数人家,厨房也是设置在狭长楼道里。
消防隐患非常突出,但是跟生存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至于独立卫生间,根本不存在。
一层楼共用一个卫生间和水房,形同于大学里16人一间的宿舍,只不过环境和条件更加恶劣。
郑鹏和常乐来到住宅区时,已是夕阳西下、晚霞漫天,落日余晖下的筒子楼像是时光剪影,充满感怀与惆怅。
筒子楼与筒子楼的坪地上,早早亮起白炽灯。
男人们,光着膀子或穿着背心,坐在白炽灯下打牌、下棋、吹牛、打屁。
女人们,聚在公用水龙头下方,轮流接水洗衣服、洗碗,聊着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
如哪家男人有本事赚了大钱,哪家女人不守妇道,哪家孩子读书争气……语言主动、神态生动,动作灵动,听者巍然不动。
至于孩子们,依照性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是跳绳、或是踢球。
不一会儿,哭声、笑声从孩子群中传递过来,骂声、呵斥声接踵而至、相互交织,交织成浓浓烟火气。
常乐以感怀的语气,感叹道:“我小时候住过这种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鹏接着说说:“我住了起码有10年,印象实在是深刻。”
“我现在还记得,大概是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晚上睡觉时总是能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奇奇怪怪的声音……”
“那时候我不懂,特意问我爸,隔壁阿姨到底在干什么,大晚上不睡觉总是哭。”
常乐说:“嘿嘿,你爸怎么解释的?”
郑鹏说:“说个屁,张手就是一巴掌,让我别多嘴。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是什么声音。”
“就听了一段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