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存储行业,经过数十年激烈竞争,技术呈现高度化集中、寡头化倾向,无论是NandFlash,还是DRAM,没有专利授权,资金再充足,也上不了牌桌。”
“不知道几位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听到这里,常乐、曾熙、梁青松还有赵志伟都笑了起来。
曾熙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
“不瞒您说,在来之前,我们已经通过监管层与中科院微电子所进行了对接,获得了1000多项NandFlash的核心专利,已经具备了入圈的条件。”
“而且,微电子所还表示,一旦公司成立,进入研发阶段,他们将派出工程师来现场支援。”
杨永宁:“……”
高启明:“……”
当前,NANDFlash2D技术陷入瓶颈,单块芯片对接的晶体管达到上限,产品性能触顶。
闪存技术因此进入2D转3D的革命性迭代阶段。
需要全新的设备、产线,所有人都要重新起跑。
国内与国外寡头的技术差距,在技术迭代面前被抹平。
在全新NANDFlash3D技术落地前,三星、海力士、镁光等寡头先后递交了相关专利申请。
国内的国字号机构——中科院微电子所——通过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辛勤耕耘,也手握1000多项核心专利,保留了国内上牌桌的资格。
“DRAM方面,其实我们也有一些专利,只是没有对外公布,外人不知道而已。”曾熙接着介绍说:
“09年的时候,德国英飞凌陷入严重亏损,恰逢我们刚刚入股舍弗勒和大陆集团。”
“在保时捷衔接和德国政府协调下,他们以奇梦达1000多万份专利为抵押,从我们公司拿到了1。25亿欧元的借款,约定2011年后赎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已经是2013年,他们没有丝毫赎回的意愿。根据协议,这些专利已经属于我们乐达投资。”
“也就是说,在DRAM领域,只要团队到位,我们就有资格进入竞争圈。”
杨永宁:“……”
高启明:“……”
曾熙继续说:“再有一件事向两位专家介绍一下。”
“奇梦达的专利,我们找专业机构核实过,最先进的制程是46纳米,客观说已经落后时代。”
“但是,我们参股的华创公司,其蚀刻机工艺节点已经达到28纳米……”
“简而言之,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我们都具备一定条件,剩下的就是赶路。”
“我们真诚邀请两位作为我们赶路的引路人。”
“……”听完曾熙介绍,杨永宁已经惊得合不拢嘴。
而他身旁的高启明,眼里更是露出了希冀之光。
其实,从历史经验看:
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存储行业,无论是台岛,还是日本,都是三星逆周期投资大法和价格屠刀的牺牲品。
两地都有强烈的“抗韩”梦。
以已经破产的尔必达为例,其破产之前的512MRAM颗粒能把良品率做到惊人的98%,而三星的良品率只有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