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笑道:“挺好,J方很大方吧。”
“确实很大方,同意了我们的要求,每年给专利费。”刘朝阳说。
三人边说边走,又路过花园,又看到那群依然在议论的研究员们。
人比之前更多了,讨论也更热烈了。
“刘院士,这群人在研究什么?对着溪水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常乐问。
“研究什么?我也不确定,去看看。最近研究员们的项目越来越奇怪了。”刘朝阳说。
三人走过去。
看见人群中间的溪流里,插着一根金属圆柱,金属上游还有一个抽水机。
抽水机一头连着湖泊,一头对着溪流……完美闭环。
“王明志,这样不行,流速太慢,雷诺数太低,形成不了,看见没,压根就没分离。”
“知道。但是灵犀大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无论流场一开始怎么样,最终都会形成卡门涡街。”
“我始终还是那个观点,靠抽水机能形成多少雷诺数?最多只能产生层流卡门涡街,形成不了湍流卡门涡街。而只有湍流卡门涡街才是我们的目的。”
“不,你没有理解我的设想,卡门涡街不是目的。将卡门涡街的频率与金属装置形成共振才是目的,你一上来就要湍流卡门涡街,不是疯了吗?那是多大能量?还是要把模型参数确定下来,再慢慢放大。”
“卡门涡街?共振?”刘朝阳愣了愣。
在特定条件下,本来均匀而稳定的流体绕过物体时(无论圆柱还是方体),会在物体两侧形成周期性的两个一正一反的旋涡……
这些旋涡在物体后方形成有规则的交错排列状态,这就是卡门涡街。
第一个系统解释这种现象的人,是着名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冯卡门。
也就是钱老的老师。
要出现卡门涡街,取决于雷诺数。
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表征粘性影响的相似准则数(不懂没关系,略过)。
当流动速度小时,则雷诺数小;
反之,雷诺数则大。
几种典型的雷诺数有:
民航飞机的雷诺数是:500万;
无人机的雷诺数是40万;
海鸥的雷诺数是7000;
人体内血液的雷诺数是100;
而男性体内的精Z雷诺数是0。001……
可见,兄弟们!
大家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经过了漫长旅程,不容易,要珍惜。
雷诺数位于40-150之间会产生层流卡门涡街。
层流卡门涡街,是冯卡门研究的对象。
雷诺数大于150时,漩涡中会产生湍流;
大于300时,流体尾迹会产生湍流;
而只有大于350万时,才会成为完全体的湍流卡门涡街。
上世纪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