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与你们现在研究出的制备方法,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烧锅炉给我们灵光一闪,我们可能都推不开这扇大门。”朱学武说。
烧锅炉的方法实际就是古代炼金士的炼金过程。
也可以类比为买彩票。
在烧制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铜粒子恰好出现在晶格的恰当位置,才能形成室温超导体。
如果只是一小部分铜粒子出现在正确位置,那就是废品。
不可能出现超导特性。
而所有铜粒子,在烧制过程中,无法定向控制。
完全依靠高温烧制的随机移动,恰好移动到各自位置;
恰好铅粒子把氧粒子完美锁住。
这种随机移动的概率,全球所有人烧1000年也烧不真正的超导体。
即便偶然烧出来,也只是实验室的产物。
要实现工业制备,那距离又很遥远。
朱学武从烧锅炉开始,并没有始终执着于烧锅炉。
而是在烧锅炉过程中,得到灵光一现,开始在内应力大方向中寻找新路径。
成功过程,是方向的必然性和运气的偶然性完美统一,缺一不可。
“好了,老板,朱教授,你们别互相吹捧推功劳了。”刘朝阳笑着打断两人的对话:
“正事要紧,带老板去看看样品吧。”
“额……对!差点忘记主题了,看我这脑子。”朱学武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接着。
众人来到实验室。
不用介绍,常乐一眼就看到一个砖头大小灰色方形物质,悬浮在永磁体上方。
当前的大气压值为1。013*10^5帕斯卡,为标准大气压。
当前的室温为23°,因为实验室开了空调。
“老板,这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室温超导体,我们将其命名为铜铅氧超导体。”朱学武开始介绍:
“因为材料内部,铜粒子与铅粒子相互捆绑、整齐队列,形成了完美的内应力……”
“它具备了磁场排斥特性。”
“当磁场作用力施加于它身上时,它会自动产生一个与外部磁场相同大小的反向磁场,也就是常说的迈斯纳效应。”
“在具体应用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磁场强度、方向,改变室温超导体的悬浮姿态,并能做到前后左右以及高低速移动。”
朱学武说完,开始在永磁体下方一个旋钮装置上,扭来扭去。
伴随着旋钮调整,这块砖头在不停变换着悬浮姿势。
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前、一会后……很是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