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是我们的麒麟电池,这是Ub公司的奥丁电池……”
“按照通常认知,这两种电池是两种完全不同材质的固态电池。”
“但是,有了这个……”这名有研究员举着一瓶溶液试剂说:
“它将这两种材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只见这名研究员将这瓶试剂,导入麒麟电池的电解质中,神奇的现象发生了。
溶液试剂与麒麟电池中的氧化物在快速融合,融合过程中竟然改变了麒麟电池的氧化物材质,开始趋向于奥丁电池的硫化物材质。
“卧槽……”
“这怎么可能?”
“这太有想象力了吧。”
“卧槽!他们怎么想到的?”
“所以我想说,发明这个方法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天才中的天才。他竟然能够通过这种融合,生生把氧化物融合成了硫化物,却丝毫不影响电池的容量和性能。”
“牛逼,也就是说,外面卖的奥丁电池,本质上就是我们的麒麟电池?”
“对!可以这么理解,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始终面临着产能瓶颈。明明有资金、有技术,却偏偏跨不过10%市场份额的坎。”
“我从这种技术改造方式,得到了很多灵感和启发。”
“这件事太重要了,赶紧上报。在公司正式研究确定之前,所有人都闭嘴!”
“是,一定守的严严实实。”
曾玉群得到这个消息后,失神了。
“这样子,特么也可以?”
“难道他们从麒麟电池的炼金术中得到了启发?”
曾玉群本就是技术出身,对这项改造技术非常佩服、感叹万分。
当天,他就联系曾熙,随后紧急飞赴江州,冲进乐达大厦。
“曾总!”
“老曾啊,坐!”
“曾总,原因找到了。”曾玉群屁股刚刚坐下,立刻说道。
“什么原因找到了?说清楚点。”曾熙不明白。
“就是之前我们一直疑惑的地方。明明奥丁电池占据了全球接近10%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产品的销量、增速,还有利润都在增长。”曾玉群说。
“什么原因?”曾熙问。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发现一个奥秘,原来所谓的奥丁电池一直就是我们的麒麟电池。”曾玉群说:
“他们通过特殊的技术,对我们的麒麟电池进行改造,将氧化物改造成了硫化物。”
“不要说外界,就是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也被蒙在鼓里长达一年时间。”
“直到今天,我们的研究员才通过分析对方的电解质彻底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曾熙犹如听到天方夜谭:
“……这怎么可能?我一个外行人都觉得这非常扯。”
“哎,不要说你了,我自己都觉得非常荒唐,然而这就是事实。”曾玉群说:
“接下来是不是召集联盟企业集体应对一下?”
“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18家企业的任何一种电池产品都有效,可能是和研究院研究的特殊电解质有关。”
研究院研发的固态电池,其中的电解质并非所谓的“氧化物”,“氧化物”仅是一层皮。
“不要急,这件事很大,越少人知道越好,我先向老板报告,等我通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