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善后
硅谷银行主要业务线,清晰而专注。
他们一方面,以低息吸引硅谷的中小企业存款。
另一方面,他们将资金投向国债和抵押支持证券(mbS),通过债券投资获取高额收益,从而赚取利息差。
他们还会持有硅谷初创公司的期权,增加业务的盈利潜力。
然而,这样一个经营稳健的银行,为何会走向倒闭的边缘?
而且过程如此迅速?
背后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美联储加息政策,对硅谷银行的投资端造成巨大冲击。
从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短短一年时间,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利率从0。25%飙升至4。75%,上调幅度高达450个基点。
这一政策导致硅谷银行经营模式出现利润倒挂,即存款利息不断攀升,而投资债券收益却持续下降,从而使得账面持续亏损。
另一个致命打击来自储户挤兑。
由于美联储加息意图收割全球资产以弥补巨额债务。
市场流动性受到严重影响,货币紧缩现象加剧。
使得硅谷企业在获取投资和融资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只能从银行中提取资金以弥补现金流。
这种大规模挤兑行为最终导致硅谷银行流动性危机。
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存款总额为1794亿美元。
到了2023年3月9日,也就是倒闭前一夜,存款总额出现了-9。45亿美元的赤字。
即使是再优秀的银行,面对大规模挤兑,也只有一个结果:倒闭。
硅谷银行倒闭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家银行一直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典范,曾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美最佳银行。
它曾大力支持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并以此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如脸书、推特等,被誉为初创企业的天堂
然而,它的倒闭可能会让其他银行进一步强化“嫌贫爱富”的策略,更加谨慎地保持现金流以防止挤兑冲击。
此外,硅谷银行的客户主要是硅谷的科技企业用户。
如果这一事件不能得到妥善处理,这些本就脆弱的企业将会受到直接冲击。
更为严重的是,有大量银行和机构,正面临着与硅谷银行相同的局面。
它们同样持有大量债券产品,并面临账面亏损的风险。
一旦这些机构遭遇信任危机,并挤兑,其后果将与硅谷银行无异。
当天晚上,白宫内的灯光异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