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谜案追凶电影 > 第271部分(第1页)

第271部分(第1页)

了,这速度快得简直吓死人不偿命。不但他范老二心急,就连她的马匹也感觉到了一种死亡的味道,所以几乎是百米冲刺的速度离开这里。

不知道是范老二运气好,还是真的有老天爷关照大家。就在范老二拼着老命下山报讯的时候,一队官兵正在往这里赶路。他们在路上遇上了赶路的范老二,范老二一亮出秦泰的报讯信和腰牌后,他们就相信了范老二。再说范老二本身也是锦衣卫的人,有自己的相关证明。带队的军官得知之后,一边派人呆着范老二马上去当地的衙门调兵,一边命令自己的军队马上原地休息。休息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恢复体力,全力以赴赶上山帮助其他等人坚守到援军的到来。同时军官下令,补给全部集中,不但是为了安全更是为了直接地知道补给的数量。一个后勤军官明白了自己长官的意思,连忙带着几个士兵去征购粮食和需要的物资。

半天后这队官兵准备好了一切,军官下达三个命令。第一,所有的士兵各自准备足够的衣服和装备,保证自己三到五天的口粮。武器除了大型武器之外,所有的武器每个士兵自己保管好。第二,除了吃的用的之外,所有和战斗无关的东西都留在原地不带。每个士兵要背负至少三十斤以上的粮食或者物资,包括所有的军官。第三,行动开始后任何人不得掉队,也不得任何外人接触。同时行动目的和地点属于军事机密,不但不准打听,而且不准对上级的命令产生任何的疑虑。还好这些士兵不是一般的官兵,不然的话这几条估计做也做不到。

因为他们带来的物资不多,再加上运输物资的马车有限,所以只好变着法子运送物资。还好这个带队的军官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有限的马车需要拉大型武器和不容易搬运的物资,所以大量临时征用的粮食和物资需要靠大家搬运。军官让后勤人员把物资和粮食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交给每一个士兵随身搬运。既可以减轻集中运送中的压力,也可以确保物资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及时知道物资的数量和缺少情况。军官知道山上缺少粮食也缺少衣物,所以军官准备最多的就是粮食和药物,至于衣服带的并不多。因为士兵们身上穿了不少,白天出阿奴聊这么多,可以分一些给山上的士兵穿。到了晚上相互挤一挤,也能够坚持几天。等大部队到了的话,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只要坚持几天就好。军官也知道山上缺少武器,特别是大型武器,所以明知道大型武器运送不方便,还是坚持带着大型武器一起上山。

军官带着自己的手下,一鼓作气来到山下。刚好遇上陈老大带着一些山上的士兵重新布置暗哨,差一点没有发生误会。当大家得知这些人是来帮助大家的援军先头部队后,山上的士兵们几乎都哭了。秦泰等人也在得知后,总算松了一口气。杜远坐倒在地上,有种想哭出来的想法,但是总算还是忍住了。

带队的军官一边让部下们把身上的物资拿下来,就给杜远和展小小等人集中统计,一边把一封封了口信交给秦泰。秦泰看了看信封上的字,马上就知道又出事了。他没有立即打开看,而是嘱咐妻子展小小等人,一定要保管好物资,点清楚的同时保证物资的安全性。展小小也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关系到军心稳定和能不能坚持到大部队的到来。所以展小小亲自出马,带着锦衣卫骨干,亲自清点物资,亲自找地方安顿,亲自带人看管物资。

就在展小小亲力亲为的时候,秦泰一个人在原来杜远的办公室里面看信。外面有一个人在为秦泰站岗,他就是这支部队的长官韩志远。韩志远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他的来历不简单,这支军队更加不简单。这支军队虽然挂名在某一个地方武装名下,其实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一支外人不知道底细的军队。这支军队的起源说起来有点好笑,但是是绝对的秘密和严肃的事情。韩志远作为这支军队的一员,从一开始就是这支军队的人,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为了这孩子军队实际的负责人。就算他不再担任指挥官,弟兄们也会听从他的号令,所以他绝对对自己的弟兄们放心。

话说在严嵩一党主政的时候,严嵩对于自己的敌对势力非常的残忍。为了震慑和牵制政敌,严嵩不停地使用各种手段对付自己的敌人。明的有弹压、排挤、明升暗降等手法,暗的有暗杀、陷害、诬告等等。其中最令人不能够接受的是抄家和灭族这两种方式。严嵩要告倒对方,绝对不会给对方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是为了防止对方将来报复自己。所以他给对方罗列的罪名不但严重而且巨大,大到官员一个人无法承担,会连累到这个官员一家人。严嵩报复了敌人,手下人也因为抄家发了财,所以他们都喜欢这么做。渐渐地严嵩威胁到了官员们安全问题,导致一些官员不得不屈服于严嵩的淫威之下。地方势力也看出了严嵩的强势,所以纷纷投靠严嵩。地方势力的代表也就是地方武装也成为了严嵩的武器和工具。他们经常为严嵩的人监视和收集政敌们的把柄,成为了最威胁大量清流官员的人。为了遏制这个现象,也为了有力量对抗严嵩,更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清流们也相处了一个“以暴制暴”的办法。

说起来这个办法很普通,就是秘密地组建一支由他们控制的武装力量。当时朝廷也好,皇室也好,都对军队的管理十分重视。军官们看上去地位不高,而且不被文官们重视,其实这是历代皇帝防止军官和文官联手想出来的办法引起的。皇帝不怕粗鲁的军官闹事,也不怕文官们勾心斗角,就是担心文武官员联手。从小的说皇帝担心文武官员架空自己,对自己有所隐瞒,从大的说皇帝更加担心有人谋朝篡位。所以明的要求皇室和皇帝答应组建一支军队是不可能的,严嵩也会发觉的。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不被严嵩知道,所以这支军队不能算是正规军队编制。清流虽然为人比较正派,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徐阶不穷,张居正等人也不缺钱,这支军队从组建开始就是清流官员自己掏钱养着的。

这只挂名在地方武装的军队人数不多,但是训练装备等等都是最好的。除了不能公开,不能真正上战场之外,这支军队真的不比任何一支军队差。这支军队之所以被曝光,就是因为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说起来和秦泰有点关系。由于秦泰当年的案情破获,严嵩的儿子严世藩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严世藩不但带头贪污、罔顾老百姓的性命,而且暗中勾结倭寇,甚至于出卖国家、购买赃物为倭寇销赃。事情暴露后徐阶等人担心严世藩狗急跳墙或者外逃,所以没有经过朝廷和嘉靖皇帝的允许,擅自调动这支军队把严世藩看管起来。就是因为这支军队的牵制,严世藩才没有第一时间逃走。最后嘉靖皇帝虽然被迫杀了严世藩,但是也对这次事件中的这支军队不满。

为了让嘉靖皇帝不注意,为了让嘉靖皇帝出气,徐阶只好做出牺牲这支军队的准备。不过张居正有点舍不得这支军队,所以主动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张居正建议让这支军队上前线,去配合朝廷的军队打倭寇。这时候倭寇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一般来说军队和倭寇决战就算赢了也会损失严重。徐阶和嘉靖皇帝最后还是答应了,这支军队百死余生终于没有彻底死光。

第二十回 莲花之谜二十

这时候严嵩没有死,严党的势力并没有彻底垮台,所以这支军队依然不能公开。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严嵩的没落成为了必然,新的势力斗争开始了。这一次是徐阶为代表的旧党和高拱为首的新党之间的斗争。这两个人本来是合作无间的战友,现在成为了死敌。徐阶知道高拱不少的事情,相对的高拱也知道不少徐阶等人的事情。其中最容易也最可能出事的就是这支军队,最好利用的也是这支军队的问题。所以徐阶坚决要处理这支军队,但是遭到了张居正的坚决反对。徐阶不光是张居正的老师,更是张居正的恩人兼靠山,张居正却为了这支军队拿自己的前途和老师顶撞,课件张居正十分重视这支军队。后来徐阶还是让步了,因为他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失去自己最好的接班人张居正。这支军队总算保了下来,但是失去了成为常态正规军队的机会。军队的每一个人并没有觉得委屈,反而对张居正十分感激。从此这支军队其实成为了张居正的私人武装,张居正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命令。

韩志远原来是军户的后代,他的祖上是朝廷的军队一员。根据当时的规矩,军户不用交租也不用服劳役,只需要拍一个家里的男丁在军中服兵役就可以了。军户的主要收入不是靠当兵的男人,而是靠在家做事的女人。她们种地种菜做手艺或者做小买卖都不用交税,只需要亮出军户的证明就可以了。不过这些军户的生活并不好过,主要是因为军户们太穷了。但是再穷也比一般的老百姓好过一点,因为她们算是半个朝廷的人。军户还有一个危机,就是担心断代的问题。作为一个军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男人在所在的部队当兵。要是家里的男人死了,家里又没有合适的男人替补的话,就要被销户或者赶走。到时候她们不但没有了当家的男人,而且连免税的资格也没有了。她们这些没有军籍的军户,一旦被赶走的话,一家人等于没有了活路,就连给地主家当雇佣的资格也轮不上。韩志远就是这么一个被销户的军户出身,因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死在了一次战役里面,朝廷不但没有抚恤他们,而且因为家里没有成年的男子反而把他们销户了。离开军队后的日子,是他们一家人最难过的日子。韩志远的奶奶把自己饿死了,韩志远的弟弟妹妹被人或卖或送了。韩志远十三岁的姐姐也嫁人了,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不到五两银子的彩礼钱。也就是说韩志远的姐姐就值这五两银子,为了这五两银子大家把韩志远的姐姐卖了。最后实在活不下去,韩志远的母亲把自己卖了给别人当小老婆,换来的钱给韩志远兄弟两找了一个出路。韩志远给一个地主家放牛,韩志远的哥哥给一个手艺人当学徒。当时韩志远七岁,韩志远的三哥也只有八岁。从此韩志远一家人各分东西,再也没有团聚的一天的了。

韩志远在地主家放牛一干就是五六年,受了不少的苦也受了不少的气。一些有家有业有父母疼爱的孩子们也欺负这个一无所有的韩志远,韩志远只好忍受着不敢还手。直到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地方在招兵,虽然不是正式的兵种但是管吃管住。韩志远去了一次,发现对方招收的要是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最好有当过兵有经验的合格男孩子。韩志远不但身体素质好,而且从小在军队长大的他懂一点军事知识,至少听得懂军队的号令。只有一点不合格,就是他没有十五岁,又没有担保人。在当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证明,没有证明就需要担保人担保。韩志远没有任何相关证明,也没有担保人愿意为他担保,再加上年纪不够,所以不可能当兵。

就在韩志远以为自己当不成兵的时候,一个路人看出了韩志远的无奈。这个人主动上来打招呼,韩志远还是一个孩子可以三下两下就被这个人打听出来一切。这个人给韩志远出主意,第一,韩志远长得有点高大可以虚报自己的年纪。这样一来韩志远就可以够格当兵了。第二,韩志远会一点军事知识,可以直接告诉招兵的人。招兵的人也知道军户不可能来这里当兵,当兵的人就算是军户出身也是被销户的军户。被销户的军户不可能有证明,没有证明就不知道韩志远的真实年纪,韩志远就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他的实际情况了。第三,担保人虽然有点难度,但是这个人可以帮韩志远。就在这个人的鼓动下,韩志远真的去报名了。

韩志远虚报了年纪,不但通过了目测和初试,而且大家都看好这个小伙子。韩志远直到看见了招兵的长官,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年纪。长官问他为什么要说出真相,韩志远回答说他父亲教过他,作为一个军人要服从自己的长官,更要对自己的长官坦白。韩志远不想欺骗大家,更不想对长官有所隐瞒,所以说出了自己的真相。长官没有怪罪韩志远,而且答应收下韩志远这个年纪偏小的士兵。

韩志远回去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同时也把欺负过他的人一个一个揍了一遍。来到部队才知道那个提点他的“恩人”,就是他的队长。这个队长告诉韩志远,要是韩志远说谎进了部队的话,队长一定会好好“教导”他的。不过现在看来韩志远不但过关了,而且做到了满分。韩志远回头揍那些人的事情最令队长满意,队长觉得这才是军人应该有的本质。一个不敢打回去的男人不算是一个军人,受了欺负不做声的更加不是一个男人。韩志远从此留在了军队,从一个小士兵渐渐成长为一个军官,最后成为了这支军队的最高长官。

当初成立这支军队的时候,说好经费由清流们出的。可是到了后来事情就有点走样了,经费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徐阶本来不是隆庆皇帝阵营里的人,当时隆庆皇帝不过是一个不被嘉靖皇帝看重的裕王。徐阶只不过是裕王名义上的老师,其实几乎没有给裕王上过课讲过学。徐阶最主要的职务是内阁阁员,要处理军国大事的。要不是徐阶的弟子张居正成为了裕王的侍读的话,要不是张居正力荐裕王的话,徐阶有可能不会和裕王有所接触。也就是因为接触了裕王,徐阶才发现裕王其实一个很好控制的人。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将来控制君王成为一代权臣,徐阶终于答应和裕王联手对付严嵩。当时裕王身边总共才五六个亲信,其中地位级别最高的是徐阶,他当时是内阁阁员兼管礼部。接下来就是裕王真正的老师高拱,当时高拱是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相关于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这个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所以徐阶是高拱的上司的上司,一直以来压着高拱一头。接下来就是偶尔来讲学的殷士瞻,他当时的职务是工部员外郎,负责工程图纸的管理和存放。再下来就是只有侍读身份的张居正和谭纶了。裕王之所以不被外界看好,第一是因为嘉靖皇帝不喜欢这个多病的儿子,第二是因为严嵩一党人看好裕王的弟弟景王,第三就是因为裕王身边的人都是没有多少实权的清流。徐阶是清流代表,高拱、殷士瞻、张居正和谭纶不是没有油水的衙门主事就是在裕王府吃闲饭的。所以大家谁也不看好裕王,还有裕王身边的人。

提议组建清流自己的军队的徐阶,建议暗中招募原来军户的后代进入这支军队的高拱,可是到了后来分管这件事情的人却成为了张居正。张居正不敢也不好意思向老师徐阶要钱,因为他成为徐阶弟子后从来都是他孝敬老师,没有见过徐阶老师为他花过一分钱过。张居正也不敢向高拱要钱,因为高拱不但是张居正的上司更是因为高拱本人的缘故。高拱不但是一个条件不是很好的穷人家的孩子出身,而且因为高拱是一个山|西人。大家都知道山|西人不但会赚钱而且很会过日子,过日子精打细算不说而且有点抠门。想要从高拱那里拉到赞助,这比组建这支军队还要难,所以张居正不敢开这个口。张居正家里有点钱,所以张居正咬着牙暗中卖了田产才坚持下来的。这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