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夫人注意力转移,紫鹃顺利请了假溜出去,当然没少夹带私货,现在紫鹃胆子越来越大了,这次走私了一盒宝石,一盒翡翠,一匣子首饰,还有一件据说非常珍贵的青铜小鼎,还有什么林黛玉挚爱好几本的孤本古书,都存进了之前的当铺。
真沉啊,紫鹃决定以后一定每天练习提水桶锻炼臂力,回来好几天紫鹃的肩膀和手臂都疼的不能动。
关键不是手臂疼的问题,是这样一点一点走私出去的,毕竟是极少数的,很多贵重的大件却弄不出去。还是银子都得这么堆着,林黛玉关心的方面和紫鹃不同,她想的是她的书。
紫鹃确定的告诉自己姑娘:“这两个府里加起来,除了姑娘你没第二个会这么在乎这些书的。所以姑娘不用担心有人打这些书的主意,她们分不清哪本值钱哪本不值钱,只能当废纸卖,现在贾府还没落魄那那程度,不用担心的。”
林黛玉对这么样粗白的话,撇了撇嘴,没理紫鹃。
紫鹃真的不担心林黛玉的书,她只担心林黛玉的银子。贾府现在为了几千两银子都要争一争的了,林黛玉这十二万两银子现成放在这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坐在狼堆里啊。
可是怎么才能把八万两银子弄出贾府啊,这个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急得紫鹃都快吃不下睡不着了,倒是顺便减肥了。可是紫鹃心里痛呼:我本来不胖啊,老天爷您就不用帮我减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29、做媒
怎么办?紫鹃的眼睛从镶嵌宝石的紫檀屏风转到哥窑花瓶,再从错金古董香炉转到半人高的珊瑚摆件,都是钱啊,好多的钱的,这玩意们都值钱的了不得啊,可是为什么都这么大,怎么才能搬走啊?
急得紫鹃在床上不顾形象的滚来滚去,反正这张变态大的床,别人也看不见。林黛玉对她最近间歇性抽风习惯了,只能劝她压力不要太大了。贾老太太还健康,她们还没什么危险呢。
这天,贾老太太因为郁闷,找了侄孙媳妇尤氏等人来打牌解闷,就说起来贾敬的丧期要过了,该给贾蔷说亲了。
素来喜欢做媒的贾老太太就来了兴趣,帮着参谋起侄曾孙媳妇的人选了。一时正想不到,偏看见跟着林黛玉来请安的紫鹃了,就想起来一人,就问:“紫鹃,你那小姑子可是许了人家没有?”
紫鹃想了想才敢回答:“回老太太的话,没听说许了人家。”
于是贾老太太就对尤氏说:“她小姑子,就是赖大家的女儿,我记得年纪正好,十六七了吧?”有一句显然问紫鹃的。
紫鹃笑着说:“老太太记性真好,这月刚才过的生日,就十八岁了。”
贾老太太点点头,说:“身份低点,但是女孩子倒好,她家也是财主了,现在就剩一个哥哥也做了官,也算抵过去了。你看着怎么样?”
尤氏想想倒是还好,就同意回去和贾珍说,老太太。奶奶们商议起来,女孩子们就让出去自己说话去。
出去坐定了,宝琴就好奇的问:“紫鹃,怎么说你小姑子呢?”
史湘云却抢先说话告诉缘故:“紫鹃过去说给了赖大家的儿子。后来做了望门寡,才进府的。”
紫鹃心里冷笑,史大姑娘你别得意了。我只是望门寡,可以改嫁的,你可是要真守寡的。
每次到这样的时候,紫鹃就想,可怜的卫若兰,还不知道婚期就是催命状,算了。下回我再遇上你,不在心里笑话你二了,你又能二几年啊,倒霉孩子啊,你家谁和你有仇定的这门亲啊?
薛宝琴这姑娘有个特点。护短。她看重的人都一万个好,不好也是好,且不说紫鹃帮过她的忙,就是仅仅因为她和林黛玉最好,也是怎么看紫鹃怎么顺眼。
所以现在薛宝琴不紧不慢的说:“这样啊,那么紫鹃还能和赖家走动的好,可见都是好的。”
史湘云讨了个没趣,看看贾探春,希望贾探春能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贾探春心里早对她有了意见。
再说贾探春姑娘对家族很有归属感,紫鹃也好,赖家也好,都是贾府的人,就算是下人,在贾探春看来也不应该史湘云这个外人说三道四的。探春只是和林黛玉说话。看也不看史湘云,其实余光还是看了,要不她怎么知道史湘云看她。
从贾老太太那里回去,路上林黛玉就对紫鹃说:“你有什麽事就忙去吧,我自己走走。”
这话两人当然都明白,紫鹃马上跑到赖大媳妇经常办事的地方附近,如愿找到了赖大媳妇,然后很客观的透漏一点。
贾老太太也是有行动力的,这不很快就把赖大媳妇叫来问她家女儿的事。赖大媳妇多么精明的人啊,就是没有紫鹃通风报信,也知道贾老太太是要给她姑娘做媒了。现在又知道目标人物是宁国府的贾蔷。
要说贾蔷,赖大家当然了解的很,除了一张脸皮,好像也没多少优点,又和贾蓉等牵扯不清,和贾珍也未必干净。可是人家身份在哪里呢,宁国府嫡孙啊,主人身份啊。
何况有贾老太太做媒,天大的体面啊,要不是自己大儿子做了官,自己家做梦也不敢想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