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做起 > 第418部分(第2页)

第418部分(第2页)

虬髯客听到李超的话,心里暗暗惊讶。

中原人对于南蛮了解的人很少,更别说李超这样的宰相了。

张仲坚之所以会成为离中原万里之遥的南蛮海上的岛主,那算是相当的因缘巧合。他出生于扬州,父亲是扬州首富。他的父亲张季龄,其实就是个海商,大船主。做的是贸易,将中原的货物从海上运到南蛮海上,甚至运到波斯湾去。

正因此,张家有不少的昆仑奴。

张仲坚的母亲,其实是个波斯胡姬。

张仲坚出生时,身上有波斯胡姬的血统,处处是汉人不同,他父亲嫌弃,本想溺死,结果后来一个昆仑奴奉命把他扔去海里,却并没遵行,反而将他养了下来。等到后来张季龄发现此事后,虽然大怒,但看到孩子长的很健康,又于心不忍,最终留了下来。

张仲坚长大后,也跟着家里的船队跑去过南蛮,也曾在中原游,又跟着那个昆仑奴学习武艺,,隋末时,他曾组织义军,也有过一番大志。只是后来兵败,失败后他带着家人,带着商船队离开了扬州,一路往南。

在南方沿海的地方,有张家不少经营的商站。

后来他到了昆仑奴老师的家乡,就在西蛮海湾的一片岛上。

在那里,是不少中原商船往来经过时的补给地,那里有不少的汉商建立的商站,甚至成为与当地人交易繁荣的小商城。

他在那里居住下来,继续经营张家的商船队。

后来当地一个土人酋长,过于贪婪,压迫当地的汉商。张仲坚不肯忍气吞声,他组织家中的船员,并劝服汉商们联合起来,主动出击,袭击了那个酋长的城堡,杀死了酋长,占领了堡城。

在大家的推举下,张仲坚自立为王。

他与汉商们干脆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后来不少附近的小岛上的汉人和土着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他的王国,到如今,他的王国,已经有七十二个岛屿,拥有七万余国民。

其中汉民,有九千余人。

王城就建在最大的那个岛上,那座大岛南北约百里,东西约五十里,盛产珍珠。距离扶南南岸只有二十里而已。距离真腊南岸也不过一百余里。

说到底,张仲坚的岛国,其实就是一群汉商在那里自立。汉商是那岛国的上层,但也联合了不少原着民,主要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原着民。他们以贸易为主,占据着沿海的七十二岛。

对于这些海商的行为,扶南人当然不满意。

但是此时的扶南国日益衰弱,反倒是扶南的属国却强大起来。

真腊本是扶南的属国,在数十年前,真腊王子娶了扶南国的公主,后来真腊国王去世,王子继位为王。后扶南国王去世,直腊国王便欲兼任扶南王,与扶南国王的太子发生纠纷,真腊王起兵,武力攻打扶南。

后来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了山帝王朝。

到了此时,真腊差不多已经把扶南国给吞并了,只剩下少部份地方还未占领。

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也开始被真腊人认真重视起来。

如今的真腊,占地极广,国土数千里,拥有差不多后世泰国、柬埔寨的国土还大,实力雄厚。若不是因为之前真借和扶南一直在打仗,他们又是在海上,早就被灭掉了。

可就算是在海上,真腊国本也是靠海国家,真要来攻打,他们也肯定撑不住的。

万般无奈之下,张仲坚才亲自回中原,想来找结义兄弟李靖,看他能不能帮忙跟朝廷说说话,让朝廷给真腊王发道诏书,或借他点兵马,哪怕给他点旗鼓,让他借点势也好。

毕竟,那虽只是一片远在南蛮海上的群岛,可总是他们的心血。

“你们那里真的可以一年三熟吗?”承干问。

“回殿下,那里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如春,稻谷一年能够四熟。还有许多作物也很丰富,林木、椰竹、沉香、黄腊、豆蔻等,另外石榴、甘蔗、芒果也是应有尽有,此外,犀牛、大象等珍奇异兽也很多。我们的岛上,还盛产珍珠,因此也叫珍珠岛。”

“真是一个好地方,听了让人向往。”李承干叹道。

李超其实对于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不感兴趣,距离中原太遥远,大唐也不可能去占领。他更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些商人们的海上贸易商路。

从东南沿海,一直到西方的波斯湾,这可是一条遥远的海上航线。

从东海到南海,再经后世的越南沿海,再到泰国湾,再南下马来西亚半岛,经过新加坡海峡,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路到达波斯湾,可谓是数万里之遥,跑一趟,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

但这条海路却一直都在维持着,有许多勇敢的汉人海商,一直在前仆后继的维持开拓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史上,到了唐朝中期起,这条商路就无比的繁华了,甚至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也过来,在广州、泉州等地贸易,甚至在东南亚的岛上,建立了繁华的转口贸易。

“张先生打算借多少兵?”李超问。

张仲坚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珍珠岛离中原实在太遥远了,不说到广州,哪怕就是到达交州的日南,也足有七千里啊。这么远的距离,向朝廷借兵,实在艰难。借少了,不管用,多了,朝廷肯定不会借。

可面对强大的真腊,他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

“张先生,其实我有一个建议给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