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那不惜厚金相赠的梁员外,前后忙活了半月后,以他梁家为首看中的市集所在之处,也已在衙门的榜文告示之下,开始了百姓们的搬迁事宜
这梁家也不含糊,为了尽早拿到所需之地,一举将自家原本位于县城郊外的一片,颇为丰沃的水田交换了出来如此一来,原本还满嘴怨言的百姓们,倒是没再提官商勾结一说,欢欢喜喜的拖家带口的,打包了行李,便连夜赶到了城郊所在
当看到郊外这等肥田后,更是对各家都小了近三成的耕地,无比暗中偷笑的别看比原先家中的田地小了三成,可这等丰沃的水田一季的产出,却是不比往日的少若是勤快着些,只怕来年秋后打到的粮食,反倒是更添些也是不难
如此一来,原本还有些埋怨官府老爷蛮横,自家是平头百姓,压根就是没地,说理讨公道去却是做梦都不敢想过,竟然还能有这般地好事叫自家给遇上了
此刻又正逢年底农闲之际,于是这三个外迁到城郊的寨子,不免成了附近几个县城中,贫瘠之地上的百姓们艳羡的对象
“你可是听说了,那邻着梁员外家的寨子,如今可是都搬到离着县城,还不到十里路的地界上了!”
“可不就是这么一说那梁家倒是出手大方的很,直接给换了块肥田,真真的上等水田哪!”
如此的议论,眼下在邻近各个县城中,是时有耳闻每每提及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来,总是少不得有眼馋不已的人,凑上前来问个明白的,久而久之,几乎是传遍了大半个良州全境
而另一头,暗中收下了梁家贿赂的大小官员们,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心安理得’了一回瞧瞧,这银票收得多踏实,不但是没了以往百姓们的怨声载道,背地里的咒骂不断,反倒是成了他们心中的明镜高悬的青天大老爷!
这番天翻地覆的变化,落入众位官员眼中,不免感慨颇多!而对于梁家起头顺利拿下此地,众多有意入驻这片集市的商户们,亦都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梁家先期将两天主道修葺一新后,便能领着自家的工匠入内,尽早将自家的铺子建成贸易了
此刻,正在自家正屋中皇甫靖,在看完了二舅父的回信后,也不由哂笑道:“这下,为夫也算体会了一回贪官的滋味!这可是整整五千两的银票,还周到异常的,全都给你换作了每张五百的票面,真是想你所想,急人所急啊”
那旁玥娘听他一句调侃后,不免也开口附和了一句道:“你是知府大人,就得了五千两之多,只怕这府衙一众官员孝敬下来,定是不下两万之数咯!”
点了点头,皇甫靖却是不禁感叹一声:“想当年,咱们才初到郦县之时,想要修那破败不堪的城墙,为了节省花费,可没来来回回少算帐最后定下的三千之数,还不及如今一个梁家,为三十顷地贿赂一个官员的多!”
“不过,也正因此才叫咱们看出了,那梁家的破绽来不单是贿赂各处官员的银子,就是那片换与百姓们外迁的水田,他们家也至少亏了四分之一,真是好大的手笔哦!”
玥娘更是颔首,正色道:“为了叫他们家安心,回头我就让木香去城中最大的金铺,先打上一套头面便是成衣铺子里的衣料,也让那几家的掌柜们,挑些最上乘的送入府内瞧瞧”
被娘子这般配合默契之言,逗得直乐的皇甫靖,不禁点头,轻笑一声道:“咱们这也算是奉旨受……”才要出口那个贿字,却是立马改了口道:“是奉旨办差,才对若非为了麻痹那梁家之人,咱们家也早已是一方富贵人家了,即便再阔绰些,也是无可厚非!”
“那就再给咱们家闺女,打一套头面才更能显出,咱们家真是挥霍无度的京中娇客!”见玥娘边笑着说道,边是账折睛,这旁的皇甫靖更是朗笑着,直点头
☆、第二百九十五章京中故人上
看着手中一小摞各色单子,那旁的梁员外已是笑眯了眼:“倒是咱们眼拙了,原以为这新来的知府大人是个清廉的,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之前的价码不够数罢了。”
接过他递来的单子,也是略略扫过一遍,应声附和道:“只怕他不贪,若真是个清廉无私的,漫说是把市集建起来,就是顺利舀下那片地,都是千难万难的。”
压得三分音量,凑近些,才接了一句:“何况开辟直通大运河的那条支流上,咱们还得下点功夫……。”
“还有往后,码头驻守一项也是重中之重!”忙不迭已是点头将舅兄未完之句,接了过来。
顺势接过那摞单子,直接丢入了一旁的炭盆中,没一会儿功夫就在原处,独留下几片零星的灰烬,缓缓飘落下来。郎舅二人相视而笑着点了点头,才又说道起另一桩要紧的来。
此刻那片才刚到手的地界上俨然一派繁忙景象。要赶在年节前将主路修好的工匠们,可是半点不敢马虎。大家伙只一想到这梁东家答应的每人多加三百文钱,作年前按时的打赏,就觉得干劲十足。
这年头,虽是身在京畿境内,比起那等贫瘠之地而言,已是难得的肥沃田地。可这每人三百文也好歹能换小半石米,而且又是农闲时的活计,自然让本就手头颇为拮据的农人们,趋之若鹜。
“他二哥,怎么这东家很有钱?旁人家修条石板路,也用不着挖这般宽的排水沟。瞧这样子。再宽几尺都快赶上护城河咯!”一边正甩着膀子,奋力开掘的壮实汉子,抹了把颈上的汗珠,调侃了一句。
后面那个稍显老相的被他这般一提。也不禁抬起头来前后打量了一眼,笑着应了一句:“叫你这话一说,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文*冇*人-冇…书-屋-W-R-S-H-U)
“啥护城河哟。你们谁去过咱们良州府城了,没有吧?真要是护城河还不得有几丈开外的,这才哪到哪儿!”就听得一阵哄笑声,接连响起。
“可不就是,不过人家梁员外家有银子,挖宽几尺排水沟,你们就护城河了。”
“要是叫那梁东家听了去。还不得笑掉人家大牙哦!”
“就是这话,没错,呵呵。”
但对于另一旁,几个推着独轮板车,往外搬土石倾倒的黑脸外乡人而言。却是句句打在心坎上。他们这一拨几人,在此也连着忙活了数日,全都只盯着往来交头接耳的那几个监工了。哪个也未想到这大路旁的深挖排水沟上,居然还有此等讲究,如今看来这梁家的所图只怕更是不容小觑才对!
余下的日子里,这几个原本不怎么爱唠嗑的外乡人。每每在劳作间隙休憩时,已是主动与农闲出来作零活的农户们,侃上几句有关修路、补桥的话题。
就是另一旁正忙着整理石料的工匠们,听着农人们答不上来的地方。也会时不时的补充上两句。不用小半月,那几个外乡人便因赶着归乡过年,纷纷离了良州而去,却是后话了。
就在这头梁家忙着修同主路之际,那边各家有意入驻期间的商户们,也是异常的关注此事。毕竟能早一天修通。他们也能随之早一日开始建成铺面,往回挣银子。
当得了准信,有知府大人亲自过问的与那邻州,共有的支流开通事宜,也已顺利定下后,更是让众人欢喜不已。要知道,当初听得梁家提出此议时,大家伙眼中最为看重的一项,便是能直通入南北大运河的那条支流。